高考語文文言文詞語和句式 教案4
文言文詞語和句式 教案4
.詞類活用
在古代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并臨時作乙類詞用。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名詞+賓語]例如: 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
2.[副詞作狀語+名詞] 漢水又東。(《水經(jīng)注•江水》)
3.[能愿動詞+名詞]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xué)》)
4.[名詞+補語] 如:今王鼓樂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5.[所+名詞] 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6.[名詞充當(dāng)聯(lián)合式或連動式謂語組成部分之一]
例如:卒中往來,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
7.[從前后相同結(jié)構(gòu)的比較中確定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赤壁之戰(zhàn)》)
8.[敘述句謂語部分找不到動詞或其它詞語作謂語的中心詞,事物名詞就活用為動詞]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采草藥》)
9.[兩個名詞連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飾關(guān)系,不帶計量意義時,第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己,則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馬諫議書》
10.[在復(fù)句中充當(dāng)一個敘述性獨詞分句,名詞就活用為動詞]
例如:權(quán),然后知輕重。(《孟子•梁惠王上》)
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帶了賓語,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動詞。例如:1.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張良。 (《鴻門宴》)
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屈原列傳》)
有時,形容詞后面不帶賓語,也活用為一般性動詞。
如: 遂于蒿萊中側(cè)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促織》)
三、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例如:
蓋其又深,則具至又加少矣。(《游褒禪山記》)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