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分類積累
文章:
按部就班:部、班:門類,次序;就:歸于。原指寫文章時結構安排得當,選詞造句合乎規范。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順序,F在指有時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百讀不厭:厭:厭煩,厭倦。形容文章或書籍寫得非常好,再讀多少遍也不厭倦。
鞭辟入里: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層)。辟讀“pì”。
表面文章:應付的、虛偽的表面上一套。
波瀾老成:波瀾:比喻文章多起伏;老成:形容文章很老練。形容詩文氣勢雄壯,功力深厚。
補苴罅漏:彌補儒學的缺漏。泛指用來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漏或漏洞。苴:jū,用草來墊鞋底。
不落窠臼:(文章、繪畫等)不落俗套,有所創新(窠臼:舊格式,老套子)。
不能贊一詞:贊一辭:說一句話。不能提出一點意見。后來泛用以贊揚文章寫得好。辭同“詞”。
不枝不蔓:沒有分枝,沒有藤蔓。多形容說話、文章簡潔、連貫,不龐雜、贅煩。
慘淡經營:原指動筆之前的精心構思(慘淡:苦費心思;經營:籌劃、進行。現多形容苦心籌劃、營謀某事。
長歌當哭:長歌:引吭高歌,這里指寫文章。當:當作。該詞用在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指用寫文章來代替哭泣。
長篇大論:篇幅很長的文章,滔滔不絕的言論。
承上啟下:承:接受。啟:開,起。承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寫文章。
出口成章:說出口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辭不達意:指(說話或寫文章)語句不能夠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
粗服亂頭:粗服:粗劣的衣服;亂頭:蓬頭。原來形容不修邊幅,后也比喻文章本色。也作“亂頭粗劣”。
大處落墨:指繪畫或寫文章要從主要的地方著筆。比喻做事要從大處著眼,首先解決關鍵問題。
大含細入:原指文章內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后來用以稱贊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塊文章:原指大地景物給人提供寫作的題材。現多指篇幅較大的文章。
大有文章: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奧妙。指言談、文學或表露的現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別的情況。
大做文章:為了某種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題發揮或橫生枝節,以擴大事態。
等因奉此:舊時公文承上啟下的套語(“等因”用以結束上文,“此”用以引起下文),F多指只知照轉照辦而不聯系實際的官僚主義作風,也指官樣文章。
點鐵成金:原來是說使黃金變成鐵,后來比喻把別人的好文章改壞了。
跌宕起伏:指文章的抑揚頓挫而富于變化。
斷簡殘編: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簡:竹簡、木簡,古代供書寫用的竹片、木片)。
廢話連篇:連篇:一篇接一篇。形容文章或話語中廢話太多。
官樣文章:本指向皇帝進呈的文字典雅堂皇的文章。后指官場上有固定格式和套語的公文,也喻指徒具形式沒有實際內容,裝腔作勢的文章或空話。
海闊天空:大海遼闊,天宇空曠。形容境界開闊,也比喻說話、寫文章漫無邊際。
閎中肆外:閎:內部寬大的樣子;肆:放縱,不受拘束。形容文章的內容豐富,文字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揮灑自如:揮灑:揮筆灑墨。自如:活動不受阻礙,沒有拘束。指寫作畫時筆墨的運用毫不拘束,酣暢自然。也指寫文章流暢灑脫。
借題發揮:借某個題目大做文章。比喻假借談論一個題目,大發議論,來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