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車旅店被槍殺身亡,終年39歲。金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浸禮會教堂牧師,非暴力主義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一黑人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浸禮會的傳教士。早年就讀于亞特蘭大的莫爾豪斯學院社會學系,19歲畢業后加入浸禮教會。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市的克羅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1954年在蒙哥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禮會教堂任職。1955年獲得博土學位。此后他積極參加和領導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領導蒙哥馬利改進協會,組織黑人進行抵制公共汽車歧視黑人的斗爭。全城5萬黑人拒乘公共汽車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實施種族隔離為非法。1957年幫助建立黑人牧師組織一南方基督教領袖大會,并任該會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領25萬黑人向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自由進軍",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極具演說才能,并著有《闊步走向自由》《我們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對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遇害時,他正準備幫助孟菲斯黑人清潔工人組織罷工。當時他在旅館陽臺上與同伴們談話,被刺客詹姆斯·厄爾·雷用槍擊中。刺客得手后竄逃出境,6月8日在倫敦機場被捕,后被判處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觸發了黑人抗暴斗爭的巨大風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個城市爆發騷亂。
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金的誕辰為1月15日)為全國紀念日。從1987年起金的誕辰亦為聯合國的紀念日之一。
(選自《20世紀世界各國大事全書》,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二、有關美國黑人的背景資料
1774年,美國的建國者們把奴隸納入不予進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廢除了奴隸貿易。除兩個州外奴隸制被完全廢除--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他們因懼怕經濟受損而堅決反對。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廢除了奴隸制--最晚一個是18XX年的新澤西州。然而南方堅持1845年后加入聯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隸制。
從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個堅定,但卻不那么有效的聲音在要求全面廢除奴隸制。隨后,1861年,11個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聯,脫離主張廢奴的美利堅合眾國。南方和北方間的南北戰爭隨之爆發。經過四年的斗爭和超過50萬人的死亡后,北方獲得勝利。《解放宣言》通過了,奴隸終于獲得了自由。
但那只是就理論而言。戰爭已過了一百多年,南方諸州仍抵制為爭取給予黑人平等機會而進行的全國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責黑人導致了戰爭、失敗和貧窮。他們的領袖試圖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遺產"。而黑人則沒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沒有絲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總統的不幸遇刺意味著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機會。舊的南方領導人沒有被排除在公職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權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為了對付這種壓迫,1866年生效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了黑人作為美國公民的權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護。隨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給予所有美國公民以選舉權,無論他們的"種族、膚色或是否曾是奴隸"。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們自己的意愿對待黑人。其結果是,到1895年,實際上所有的黑人都沒有得到選舉權。在1890年三k黨重建之后,情況糟到了極點;在1889年到1919年之間,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婦女受到了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