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極光
(摘自《高中課程同步讀想用》機械工業出版社)
三、閱讀方略
科技說明文閱讀指導(三)
科技說明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
(1)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
(2)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3)辨別分析文意、辨別篩選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4)歸納要點、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
這四個方面能力的考查一般定位在“懂”上,說到底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解讀科技說明文,需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
1.學會篩選
即用辨別篩選的方法從選文中找出重要的信息,作為需要的答案或判定選項正誤的依據。
①篩選的對象:重要的信息,如基本概念、新的見解、含有特殊指代的詞語、闡釋概念、表明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重要語句等。此外,對一些諸如“也許”“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過去(將來)”“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詞語,閱讀時也要用勾畫圈點等方法篩選出來。因為語言的準確嚴密是自然科學類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這些詞語或是對文章的論斷,或對事物的程度、數量、范圍、特征、功能等有限定強調的作用,一旦被改變,文章的論斷就會被擴大或縮小。這也是命題者常設的考點之一。
②常用的篩選方法:檢索性篩選和理解性篩選。檢索性篩選是根據試題要求從閱讀材料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內容、觀點,它的關鍵在于準確地“鎖定”篩選的對象;理解性篩選是對某種科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闡釋,它的關鍵在于準確地抽取特征,組織嚴密的語言進行說明。
③篩選的關鍵:找準與選項對應的原文,即將題目要求與篩選出來的原文有關信息聯系起來,有時對應的原文可能找到好幾處,但一般情況下只有一處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進行辨別,篩選出需要的內容。有時篩選出的原文不止一處,可以互相補充。
2.學會比較
對材料中重要的信息要經過比較鑒別,才有可能較準確地把握其含意。
①比較的方法:將各個選項同篩選出來的原文進行比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確差異,去偽存真,從而提取出正確選項。
②比較的主要內容:范圍的大小、數量的多少、程度的高低、可能與必然、部分與整體、現象與本質、肯定與否定、設想與現實等。
3.學會排除
科技說明文考查的題型是客觀選擇題。試題的四個選項除了正確的答案外,還有起干擾、迷惑作用的錯誤答案,我們可以抓住其設題的方法將選項與篩選出的原文逐一對照分析、比較排除,從而判斷出正確的選項。
常用的設題方法有:曲解原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超前肯定、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不含因果(強加因果或顛倒因果)等。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這些解題方法的運用必須建立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建立在忠于原文(不夸大不縮小、不改變原文的觀點態度)的基礎上,否則容易發生斷章取義、肢解甚至曲解原意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答題的準確性,使自然科學類文章的閱讀由“霧里看花”到“識得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