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淚換一滴水
請以“人的責(zé)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標題自擬;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
技能訓(xùn)練:
1、 基礎(chǔ)知識: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唆使(suo )粗糙(cao )鏤刻(lou )抽搐(chu )蜷縮( quan )
恫嚇( dong )憎恨( zeng )蟲豸( zhi )緘默( jian )菲薄( fei )
2、課內(nèi)閱讀:
(1)人們“詛咒他,嘲笑他,向他叫罵,向他投石子”,難道僅僅是因為伽西莫多劫走愛思美拉達嗎?
答:當然不僅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性。缺乏同情、寬容和憐憫之心的群眾把伽西莫多當成了一個發(fā)泄的玩具。所有的理由都只是一個借口。
(2)在刑臺上,伽西莫多“憤怒、憎恨、失望”,請簡略說說他“憤怒、憎恨、失望”的原因。
答:群眾的冷漠、歧視和侮辱以及自身的不幸是他憤怒憎恨的根源。在喧鬧的人群里,伽西莫多找不到絲毫的愛意,他唯一的支柱、他的保護人——克洛德也舍棄了他。
(3)為什么伽西莫多“打破了一直固執(zhí)地保持著的緘默”?
答:不僅僅是肉體上的痛苦,被人侮辱及被人拋棄帶來的“加倍的失望”讓他再也無法忍受。
3、課外閱讀:
(1)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寫刑場上的喧鬧場面?
答:恰切的修辭手法——比喻;周到的細節(jié)刻畫。
(2)是什么使死亡變成了“人生最動人的奇觀”?
答:人性中隱含的對他人命運的冷漠,旁觀者的殘酷的快意心態(tài)。
(3)文中羅馬的觀眾與課文里巴黎的觀眾在表現(xiàn)及心理上有何異同?
答:羅馬的觀眾更多的是作為旁觀者出現(xiàn)的,課文里巴黎的觀眾同時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巴黎的場面更發(fā)人警醒。
4、課外閱讀
(1)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額不寬,天庭欠圓,禿頂,鷹鼻彎長,雙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
(2)作者并未直接描寫賽艾姆的外貌,而是通過他將自己的外貌特征的諸多特征與眾名人作比較,從而巧妙地使賽艾姆的外貌在讀者心中拼接。
(3)作者以漫畫式、喜劇性的藝術(shù)手法生動地描述了賽艾姆一本正經(jīng)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認識過程,尤其對賽艾姆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更是幽默風(fēng)趣,從而引導(dǎo)讀者更深刻領(lǐng)會作者寄寓在這一人物形象上的嚴肅的人生思考。
(4)賽艾姆是一個耽于幻想、缺乏行動力、在虛幻中求得精神滿足的形象。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點,從而引發(fā)人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