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霍金》教案
1、為什么邂逅前會有深深的敬意?
“以高度殘疾之身能寫出如此經典著作的精神和業績”
1)“經典著作”指什么?《時間簡史》
文中哪里表現了《時間簡史》這一著作的經典?請同學們找出來;
“洛陽紙貴”;青年朋友西方哲學的博士生沒看完;作者自己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也沒有看
2)這個世界寫出經典著作的偉人很多,比如黑格爾寫了《美學》三卷、索緒爾寫了《普通語言學教程》,這些書如果沒有相當的專業功底,也是讀不懂的,他們也是經典著作,也讓人產生高山仰止之情;但是更讓作者葛劍雄產生“深深敬意”的,除此以外還有一點,那是什么?
是霍金以高度殘疾之身寫出了這么偉大的著作。常人都很難寫出這般經典,更何況這位高度殘疾人士寫出了影響全世界的這么一本書。所以,作者在邂逅前產生的深深敬意源于這本書的經典,更源于這位勇士的身殘志堅的高貴品質。
2、邂逅時為什么會產生“敬仰、震驚、凝視、沉思:都是,或許都不是”如此復雜的情感?試想一下如果你遇到了自己的偶像?
因為是一直以來敬仰的名人,恰恰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和名人不期而遇,一時間各種情感一涌而上,都是,又都不是,言說不清
當他經過自己身邊時,為什么作者“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識地摸著照相機,/但我既沒有移步,也沒有拍照,連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首先這是一種人之常情【尚奇、個人崇拜、尊圣宗經、值得炫耀的結果:當下帝王劇的流行】,當遇到一位名人時很多人都會欣喜好奇,想要留影紀念——作者用了“下意識”這個詞,說明是一種本能——同時也是作為一個歷史地理學家的職業習慣,他平時都會通過照片等方式拍錄下來有價值的事物;但作者在這里馬上強調連拍一下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這又是為什么?
① 作者被霍金獨特的形象所震撼,對于這樣一位隨時面對逼近的死神卻依然像超人那樣奮斗的人,對他的任何干擾都是一種罪惡,更不用說任何好奇的舉動或過分的熱情表現。
② 受到周圍人的感染,大家都尊重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生存權利。
全班齊讀第7、8自然段。
因為震撼、因為周圍人的感染,所以作者馬上否定了自己拍照的念頭。但是如果說拍一張正面照是一種罪惡的干擾,那么“拍背影”總不會有太大的干擾或者不敬吧,但是作者也還是“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原因何在呢?
這句話中“拍背影”和“很快否定”實際說明了這種震撼和感染的強烈,按理說拍個背影并不構成對霍金的打擾或不尊敬,但連這個念頭也很快被作者否定了,如果不是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選擇這個細節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更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請同學們朗讀7、8兩個自然段(先散讀后齊讀);
3、邂逅后為什么作者對霍金是慶幸?
1)慶幸“他生活在一個人的價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時代,也生活在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
如果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他不能繼續他的生命,如果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他更不可能繼續他的工作。他現在所依賴的這部特殊的輪椅得益于ibm公司的設計和制造,他們以為他打造特殊輪椅的方式表達公司對霍金的崇敬,文中提到這是“專”為他設計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縱輪椅,才能傳達自己的思維,才能延續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