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導學練習
只 聽見凄冷的秋風
煞是使人愁。
似乎耳邊還有玉驄馬的呼喚,
我多么想讓馬兒插翅膀,
伴君千山行萬水過。
--------------------------------------------------------------------------------
參考答案:
二、1d 2d 3c
三、1(一)1(1)c (2)每一句都有:遲、疾、難系、掛、迍迍、快快、早、松、減等。(3)音韻的回環往復,產生一唱三嘆、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鶯鶯 那種如泣如訴、嗚嗚咽咽的聲氣口吻,宛然在側。(4)寫鶯鶯一路上的離別而愁苦之情。2(5)提示:渲染張生內心因離別而產生的惆悵凄涼之情。(6)夸張手法,意思是說因為離愁別恨而消瘦了;與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同。(7)珍惜愛情,輕視功名利祿。(8)運用孟光獻飯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體貼之心;運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愛之深切。(9)語出蘇軾《滿庭芳》詞,表明了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痛恨態度。(10)描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3(11)崔鶯鶯告誡張生切勿忘記她;張生則發誓永無別戀。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誼。(12)c(應為借酒餞行非為\'借酒澆愁,及時行樂\'。)(13)d(14)三個典故:一春、魚雁、青鸞 。其作用是表明崔鶯鶯對張生的擔心。(15)d(16)都是寫愁高手。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物象,都饒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將愁變成了水,秦觀又將愁變成隨水而流的東西,李清照又進一步將愁搬上了船,王實甫則把愁裝在了車上。都很自然貼切,不著痕跡,且均意境完整。(17)描寫鶯鶯對張生親切關心和依依難舍的情景。(二)表現反封建、輕名利的思想,歌頌真誠的愛情。(三)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增強感染力 ;二是融古代詩詞與 民間口語為一體,使語言既清麗華美,又生動活潑。(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