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樓閣(第二課時)
參考答案:
2.(1)又把擁有的遺棄 (2)是還沒有擁有的東西(是還尚未擁有的東西)
3.生命的奉獻中永恒
板書設(shè)計
活動與探究
一、品讀文中下面這段主。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后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空中走廊!”
1.談?wù)勀銓ξ闹凶髡叩摹翱鞓贰薄靶腋!钡睦斫狻?br>2.寫一段話描述作者一天的生活情形。
3.如何認識、評價作者的幸福觀?請談?wù)勀愕目捶ā?br>4.請談?wù)勀愕摹靶腋S^”,好嗎?(或者組織學(xué)生開展一次以“我的幸福觀”為題的演講活動)
提示:對第1題,可以有不同的認識,下面幾種認識供參考。①可以認為作者每天出外時,是滿懷希望,去開始新的一天生活,所以說“小屋”是“快樂的起點”;歸來時,滿載成功的收獲,所以說“小屋”是“幸福的終點”。在文中,“山路”被看做是一種象征,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之路”“幸福之路”的象征,所以說在這山路上往返,是“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從中可以體會出作者的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②可以認為作者把一間交通不便的山脊陋室描繪得如此富有詩情畫意,正是為了表現(xiàn)崇尚自然的純凈樸實,追求超然物外的獨立安靜的生活,在文末的“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暗示了他對塵世間追名逐利的渾濁和渲囂的厭惡,向往淡泊寧靜的境界和樂趣,作者只有獨處于自然美景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③可以認為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薄,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囂中尋求閑靜,從明麗質(zhì)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tài)度 ,但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對社會現(xiàn)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脫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種海市蜃樓式的幻景罷了,他所企望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二、開放探究
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
桐花與柿樹
我懷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間山道中,最愛的是潔白的桐花。因為它不但顯出大自然的美,而且還令我產(chǎn)生許多遐想,和對往昔的追念。
那是一叢叢潔白的桐花,過去常常開在公路的山道兩旁,汽車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的潔白,它比火還耀眼,我會突然從心中說:“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覺不到季節(jié)變化的人,在這充滿清新氣息的山野,突然見到大片桐花,這種喜悅和感慨是難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產(chǎn)生許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勾起了我對往事的懷念。在十年動亂中,我被關(guān)在一間工廠做“牛鬼”,被強迫勞動,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掃凈工廠廠區(qū)。這間工廠靠著一座山,四周有許多桐樹,每天都落下許多桐花,它們散落在空曠地和道路中。朝陽未出,天還很暗,我就穿著一件厚衣裳,“沙沙”地從高處掃往低處。花沾著露水還是很美的,卻白得令人悲傷,一堆堆地往洼地掃去。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