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引起孩子不高興的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令孩子不高興的事情,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們需要及時的對孩子加以疏導,才能讓孩子不會受到影響。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疏導呢,讓我們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一下。
“我和美美吵架了!”
——莉莉好不委屈,當然也好不難過!美美可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可兩人今天在做游戲的時候,為了誰當“公主”爭個不休。結果不歡而散!
“小孩兒吵架,沒事兒,一會兒就會好了。”這是我們成年人的看法。但是,孩子卻會把這樣的傷心事看得很大很嚴重。他們的世界還不大,生活因此也簡單得“脆弱”。
這時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很有必要告訴孩子,相互喜歡的人之間發生爭吵是難免——正如……這時不妨提醒孩子,上周末媽媽不是還對爸爸生氣了嗎?
* 此外,關鍵是要反思爭吵是如何發生的:孩子是否可以做什么而停止或者預防爭吵?他是不是應該去道歉?和孩子一起檢討問題、反思自己的態度。于是,這令人不太愉快的事件之中就出現了好的一面,那就是,孩子逐漸會認識到與其他人的關系是動態的和雙方的,它需要不斷地呵護,更需要自己的用心。
“我看上去不漂亮!”
——你以為孩子會沖著鏡子罵自己很丑嗎?不會的。她們只會翻出很多顏色的頭繩,照著鏡子把辮子梳了拆、拆了梳;她們會很在意今天其他小女孩兒是不是穿裙子;她們也可能忍不住把眼淚留在媽媽的懷里:“我也想漂亮……”
個子不夠高?臉上有雀斑?四五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觀了。穿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能讓他們陶醉很久。因此,外表是否令人滿意,也成為了他們的擔心的問題。
這時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父母的夸獎總是很重要的,不要只在他們得到好分數時,也可以夸夸他們的頭發和笑容。
* 用那些“人各有不同或者優長”的道理來勸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他們是無法深刻理解的,也因此就無法起到任何作用。如果他嫌自己個子矮,告訴他爸爸小時候長個子也比較晚;如果他對臉上的雀斑不滿意,盡管你知道去看醫生有點兒傻,但醫生說出來的“正常”,總是比爸媽要更讓孩子感到權威,從而放松心情的。
“英語太難學了!”
——“不學了!我不要學了!這也太難了……”看著媽媽有些陰云的臉色,樂樂只好小聲咕噥著,“長大了再學吧……”
在幼兒園得到了壞分數,或者小伙伴之間競爭中的受挫,都會給孩子很大的打擊。與其說“難”是不想學的原因,不如說是沒有面子讓他心生退縮。
這時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一個擁抱、一杯果汁、一塊蛋糕……簡單而“低級”的安慰也是安慰。
* 當然,僅僅是安慰并不能讓孩子擺脫心情的困境,因此,和孩子安靜地坐下來討論討論,為什么這次得了壞分數?為什么那段對話他沒有背下來?是自己偷懶了呢,還是哪些知識他沒有掌握?為孩子提供一些實際的幫助(比如和他一起聽英語磁帶,為他把“door”貼在門上、把“chair”粘的椅背上……),能夠幫助他重新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