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四,要重點強化師能提升。良好的專業素質是立身、立教、立校的根本。要通過“三抓”措施,實現師能提升。一抓培訓學習.積極參加培訓和主動學習是促進個人專業成長的基本要求。“給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夠的,必須是源頭活水。”只有積極參與各類培訓,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才能面對知識更新異常迅速的時代不落伍,才能面對個性不同的孩子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各單位要健全完善教師培訓與學習制度,舍得投入;教育局相關科室要拿出科學的師資培訓方案,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為教師創造更多學習機會和條件,使教師培訓、學習活動成為常態。二抓活動提升。各級各類教學練活動是快速提升師能素質的有效捷徑。各單位要以第二屆“五項全能”教學大比武活動為抓手,積極動員廣大小學干部教師廣泛參與,讓“比學趕幫超”的熱情高漲起來,讓研究教學的氛圍濃厚起來,把個人最高教學水平展現出來,把小學教學質量提升起來。各學校要按照方案要求,發揮好首屆獲獎教師的帶動、引領和指導作用,跟蹤幫扶,優中選優,推選最優秀的教師參與全市比武活動。教研室要對各鎮街、各學校推選出的參賽教師進行嚴格把關,對于未經層層選拔產生選手的單位取消參賽資格。教育局將根據比武結果,評選出優秀團體獎,并與人社局聯合表彰全市教學大比武“師能標兵”。三抓名師帶動.名師帶動是促進教師高端發展的必由之路。小學段在名師培養方面成效比較突出,涌現出來較多的省市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有的還成了全國知名專家。要對現有名師加強管理和使用,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各級各學校要把塑造名師作為提升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常抓不懈,科學制定培養規劃,強化學習培訓、研討交流、經驗推廣、考評激勵,真正打造一支專業精良、素質全面的名師團隊。有關科室要建立骨干教師聯系制度,組建全市范圍內的學科教師創新團隊,力爭在 1-2 年內推出一批全省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名師。
第五,要努力推進管理創新。實踐證明,改革創新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深入實施精細管理的同時,要重點做好四個方面。一是要敢于解放思想。樹立全面發展、人人成才的觀念,面對束縛小學教育發展、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敢于突破、勇于實踐,用與時俱進的思想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閏題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二是要善于創新制度。制度建設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要在注重調研、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堅決變革那些制約學校發展、師生發展的陳章舊制,創新管理目標、管理機制、管理手段,為學校發展提供科學的制度保障;要創新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引領和激勵作用,靈活調動教師積極性,讓那些敬業愛崗、群眾反響好的老師名利雙收、干勁飽滿,讓那些晚來早走、群眾意見大的老師知恥后進、奮起直追;要認真抓好教學質量監測,深入研究,付諸實施,科學操作,特別要加強過程性質量監測研究,及時診斷教學的不足,強化反饋和改進,努力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三是要精于常規管理.從無到有是創新,從有到精也是創新。常規管理雖然是各校的基礎性、常態性工作,但如果認真按照“嚴細實恒新”的要求去操作,就能使管理效益倍增。在多次會議上,我反復強調今年常規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落實“嚴細實恒新” ( “嚴”就是嚴格按規律辦事,有嚴謹的治學作風、嚴肅的工作態度、嚴格的操作程序和嚴明的獎懲制度;“細”就是關注細節,見微知著,從細節中引發大思考,從細微處養成好習慣;“實”就是求實、務實、落實,是一種工作態度、一種工作作風、一種工作方法、一種工作能力;“恒”就是有堅持不懈的韌勁,善始善終的心勁,勇往直前的干勁;“新”,就是有新目標、新思路、新措施、新模式和新作為)的總要求,促進常規管理的責任化、具體化過程化和細致化。四是要志于打造特色學校.教育品牌代表一個區域教育發展的高度,品牌學校是實現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引擎。各級各學校要解放思想、轉換模式、集中全力打造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向品牌要高度、要影響力。要在資金、人力、政策上集中傾斜。教研室要在全市遴選 3-5 處小學,盯上靠上全面指導,精心精細鑄造個性特色,傾心傾力打造旗艦品牌。爭取經過 2-3 年的努力,培養出在全省知名、全國有名的一批品牌學校,把肥城教育打造成名校薈萃的教育高地。
第六,要積極創優辦學環境。一是要加快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計劃( - 年)》,明確要求我市必須于 年完成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各鎮街教辦、各學校要抓住機遇,解放思想,克服畏難情緒,創新措施辦法,加強資金籌措,加快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步伐,特別要加大在建項目的推進力度,在學校標準化建設中,當先鋒、做模范。同時,要以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為抓手,立足城鄉發展的實際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進一步加快小學布局調整,實現小學教育的集約化發展。內部設施該充實的充實,該完善的完善,該更新的更新,確保不影響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驗收。二是要持續強化校園安全保障工作.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是孩子們天真可愛的一面,也是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一面。孩子年齡小,自理、自護、自救能力較差,這就更加大了安保工作的難度。必須要真正強化“校園安全就是校長自身安全”的認識;必須要經常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必須要抓好安全教育,特別是交通安全、冬季取緩、消防安全、上下樓安全和活動安全;必須要扎實落實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四大措施,特別要大力實施“天眼工程”,全覆蓋,無盲區;必須要加強空當時間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必須要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必須要層層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一嚴格執行安全工作一崗雙責、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等制度。要做實這“七個必須”,嚴防安全事故發生。三是要充分發揮家校共育合力。學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育人效果。要建立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作用,合力解決一些單方難以解決或容易引起社會誤解的棘手問題。要暢通合力育人渠道,在校園門口設立校長信箱,在校園網上開設家長學校專欄,定期舉辦學校開放日和家長會,積極建設家校通,特別要扎實開展“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家訪活動。通過這些手段,加強家校之間的交流,贏得雙方理解和配合,進一步創優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