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培訓講話稿
考前講逆境并非不吉利,而是要把各種可能的情況都預先設想到,比如:綜合選擇題花了30分鐘做完了,后面的答題應該是什么策略?選擇題花了50分鐘才弄完,后面的答題又是什么策略?前面的考試試題難度大怎么辦?……
其實,你難別人也難,大家都是一樣的。不論考試期間出現(xiàn)了什么逆境,一定都要往好里想,這就是所謂“仁者見仁”。千萬不要因為第一科考試的試題太難就哭臉,說不定等到第二科考試試卷發(fā)下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哭早了”。XX年南中的尖子生葉敏,語文考完坐在樓梯上就哭,一問,題太難,自我感覺不佳,哭著鬧著說不想考了。班主任一通連哄帶騙,情緒安定了。第二科考數(shù)學,考完后更是嚎啕大哭,更難,說連120分都很難達到,說什么也不考了……最后高考成績下來,她還是年級的第一名,考上了復旦大學。你說是不是哭早了,要是不哭,說不定就上北大了。
我再給大家舉個高考專家王金戰(zhàn)自己家的真事。XX年他在人大附中所帶55名學生的一個班,37人進了清華、北大,10人進了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名校。他被評選為“中國教育界領軍人物”、“全國十大名牌教師”。
如果孩子有一兩科沒考好,王老師的觀點是千萬不能說“沒考好吧”,“沒事啊沒事”。他女兒XX年高考,考完文綜出來一臉的苦楚,都崩潰了,王老師一看,知道是沒考好。然后女兒跟他講:“老爸,下午的英語我不想考了”,王老師說:“為什么?”女兒說:“這次文綜我考得特別差,特別慘,你都不知道慘到什么程度,下午不想考了,我想放棄今年的高考。”王老師就跟女兒講:“高考四科,正常情況下有兩科發(fā)揮的好一點,有兩科發(fā)揮的差一點,加起來才是你的實際水平,你昨天的兩科都考得很好,正常情況你今天這兩科都應該考差,你只考差了一科,最后還有一科,如果下午這科你發(fā)揮好了,3:1,你今年肯定超水平發(fā)揮了。我問你,平常的考試有沒有四科超常發(fā)揮過?”女兒說:“沒有”。“平常都做不到的事,為什么要在高考的考場上要做到,這是不可能的,誰都做不到!有本事把下午那一場考好它。”他女兒突然悟過來了,“對啊,3:1!好!下午我跟它拼了!”結果,下午英語發(fā)揮的特別好,總分一出來,是歷史上在班里排名最好的一次,最后考上了北大。所以,同學們參加高考,一定不要寄希望于超常發(fā)揮,只要正常發(fā)揮就好。
著名學者毛喻原年輕時就有名言:“做一個普通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最近,年近60的他又修改了這句話,再退一步——在中國,不要成為親友的包袱,就很了不起了。真是至理名言啊!
二是碰到順境的預案。
試題容易了也別狂喜,你容易的別人也容易,這時,比的就是誰更細心了。
悲劇、喜劇本來就是相互轉化的,如果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劇;如果你沉溺于喜劇之中,那就是悲劇;如果你事先不做預案,只是消極地等待,一旦發(fā)生狀況,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是“答春綠”了。
4、考試期間作息
從作息時間上說,要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餐,一般選用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個半小時之前用餐完畢,但不要吃得過飽,否則,太飽血液就在幫助消化,大腦就會相對缺血,影響考生在考場上智力的發(fā)揮。
到考場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一般在考前30分鐘左右為佳。太早了,與各種干擾因素接觸過多,容易破壞良好的心理感覺;太晚了,開考后才進考場,往往出現(xiàn)慌張的感覺。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會兒后,再吃午飯。午飯后不要馬上睡覺,稍微活動,散散步,聽聽音樂。午睡時間安排30分鐘到40分鐘即可。在家的最好讓家長提醒考生,這樣可以使同學們睡得安心。
從復習方面說,考試期間應避免與同學、老師交談,因為在交談討論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結果是立即緊張起來;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亂翻書,先不說是不是真有許多地方?jīng)]有復習到,就是這種慌張狀態(tài)足已難出好成績;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對題,這樣有利于以穩(wěn)定的情緒再戰(zhàn)。
6月4號,要把高考所用的鉛筆、鋼筆、橡皮、小刀、圓規(guī)、尺子以及準考證等,都應歸納在一起,放入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確定高考當天要穿的衣服,并單獨放置,別到了7日早晨,因為挑選衣服而耽誤時間。
一定要算準路上所需時間,并要留出富余。考試當天在去考場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會造成慌亂的感覺,直接影響進入考場后的心理狀態(tài)。
6月5號、6號,主要任務是調整好心態(tài),做好考前心理準備與物質準備的大檢查,以良好的心態(tài)、充沛的體力與精力,充滿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