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培訓講話稿
如果實在太難,那也要說幾句,哪怕是廢話,只要不是罵人的話就行。一般高考怎么閱卷?高考拼到最后那個題,幸存者就不多了,就沒有幾個說話的了,連個字也沒有,高考最后那個題很好批了。如果遇上一個說話的,而且還說了這么多,閱卷老師倒吸涼氣,今天遇到高手了,這家伙怎么說這么多話,更重要的你說的話他竟然看不懂,他不敢輕易給你判,總會給你幾分的。
一個題大家都不會,那就看誰多得分了,你別想把它做出來。一個題只有做出來才能得分嗎?不是這樣的。那年高考題最后一個大題,看完以后就像一篇小說一樣,看完后頭都大了,腦子都轉不動了,求一個結論,你把這個“已知”改成“因為”,把條件列一遍,3分得到了。因為高考有個規定,每個題目的難度系數不能低于0.2,得分率不能低于20%,如果全國考生都得0分,這個題是不是一個混帳的題目,它再好也是一個廢題。沒有區別度,高考嚴禁出這樣的題目,出現這樣的題目,要追究命題人的責任。所以,不會也能得3分是一門科學,不是投機取巧。平時考試可以不練這些題目,但到了大型考試一定要注意,不會我也要得它3分,單純為了得3分,你突然發現你的心態平和了,一不小心,把這個題也解決了。
3、審題不清是失分原因之首。
某公司舉行筆試招聘員工,卷首提醒考生務必看完整個試卷后才做題,而且要做完了所有的題才能算合格,并告知試題共有100道,時間只有30分鐘。于是考生們爭先恐后地拿起試卷就做,生怕耽誤了本就萬分緊張的時間。最后,大家都沒有做完,只有一個人合格了。其他人就問他是如何完成的,他說:“試卷最后一道題的旁邊寫道:你只需要做這道題”!
我承認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類似的事情在每一次的考試中還在不斷地上演。
一定要仔細讀題,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中隱藏的知識內容,切忌“跳躍式”閱讀。注意題干中所給的有意義的信息,關鍵處可做上標記,有的題還需在讀完所問的問題部分后,再回看題干(帶著問題讀題)。
審題時,不能總想著以前同樣的題是怎么答的?老師是怎么講的?書上是怎么寫的?否則你就會經常性地張冠李戴,因為情況每每是“人是物非”。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聲音干擾而吞沒了自己內心的聲音,要有勇氣去傾聽自己的內心及直覺。當然具體答題時,還是應該想想老師、課本是怎么講的,要用規范的學科術語答題。
4、最后再提醒
①選擇題可注意應用排除法和直入法,但既要肯定正確選項,又要排除錯誤選項。
②書寫題要注意書寫工整、規范,不寫錯別字。
③會做的題要做對、做完整。不會做的題(如數學的最后兩道大題),要注意他也有簡單的步驟,可以把相關的概念、公式寫上去。(特別是整張試卷都偏難時,更要注意多寫字)
④注意要用各學科課本上規范、準確、科學的學術語言回答問題,慎用自己體會的不規范用語
⑤依常規,合理分配考試時間,按節奏答題。特別是綜合科內各科的時間分配和語文的作文的時間分配。
⑥遇到不會做的難題怎么辦?要有所放棄,有時,順其自然的放手比堅持更能創造動人的奇跡。能征服、謂之堅強,敢放棄,也是堅強。
⑦如果某一科試卷整體都難,那要正確認識,要難大家一起難,還是公平的。
⑧注意“強迫癥”
一道題很簡單,9+6等于15,但就是怕出錯,反復檢查,明明知道就是15,但就是怕出錯。這在心理學生叫做“強迫癥”,中國的學生尤其普遍,要注意。
⑨一定要在答題卡規定的區域答題,一旦出錯,后果不堪設想——就算你及時發現了,那就只有換答題卡,可是,時間來得及嗎?
結語
成人們大都傾向于這樣的認識:孩子們是幼小的,易受傷害的。而在我這三年的經驗中,同學們卻是堅強的。
伴著同學們風雨同舟走過這三年,大家艱苦奮斗,百折不屈,斗志昂揚,也讓我從中汲取了許多的勇氣和膽量。
而現在最需要同學們最需要去做的,就是平靜,安詳,別想結果,只需關注動作要領。就像一位奧運賽場上的體操運動員奪冠后所說:我最后一個出場,必須得9.8以上的高分才能奪冠,但我不會去想分數,但也無法啥也不想,只有在頭腦中一遍一遍地過動作要領,只要我把動作要領都做到位了,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至于大家最關心的關于7號、8號高考的試題的難易情況,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到了6月9號就都知道了。
最后,祝同學們高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