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2、送課下鄉,傳“做中學”科學教育精髓
為使“做中學”科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了把我園“做中學“的先進經驗介紹給大家,積極申請送課下鄉,傳”做中學“精髓。特別是在06、07兩年里,我市教育局,教研室評估我園“做中學”取得的長足發展。我先后三次送課下鄉,深入農村,山區,把一節節優質“做中學”科學活動帶給那里的幼兒,也又一次鮮活地把“做中學”的模式,理念及精髓帶給了那里的老師。羞澀,膽小的農村娃,山里娃在活動中無不迸發科學的火花,透過他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看到了“做中學”科學活動的美好未來,也感到肩上背負的重任。
3、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活動的的收獲
(1)創情激趣,科學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并注重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在每節活動中,都創設一個情景,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就很順利地提出了問題,游戲活動貫穿活動始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也許從頭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時引發、支持并促進了他們的科學學習活動。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或許同時也張開想像的翅膀解釋科學,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知……只要我們做到“心中有目標”,把科學活動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游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游戲中自由主動的學習。
(2)注重以人為本,做幼兒學習活動的 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各類活動前我都認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關注幼兒的活動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幼兒的活動地位始終在第一位,教師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不要怕幼兒亂。幼兒們在活動中大膽猜想,動手操作積極交流的局面可能讓人覺得“亂”, 其實幼兒并不是漫無目的的,可能他們此時正在興頭上,這很正常。我常常想幼兒的活動中的亂就像寫散文“形散神不散”。這就看教師在幼兒活動前如何提要求,如何把幼兒從操作中收回來,如何去指導幼兒活動,如何去做好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3)科學活動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包含,相互影響,有一部分內容總是跨界限而存在著。科學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科技意識,而且對幼兒身體、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是全方位的,必須貫穿于體、智、德、美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為此,既要考慮科學教育自身結構的獨立性、系統性,也不能忽略它與其他教育領域之間內在的聯系,我經常采用跨界限組合的方式,加強各種教育內容之間的有機滲透,使一些相關的內容體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點,以保證教育目標的落實,我覺得著這也就是教育的真諦,“處處是教育,教育無處不在”。
4、開展“做中學”科學活動的困惑
“做中學”科學活動在我園已開展有幾年了,我們也摸索出了一些適合我園的可取之處,但是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如:開發的案例缺乏連續性,活動的深度還不夠;活動中對幼兒的有效性評價及評價方式單一;活動中幼兒的記錄單的形式還不夠科學,規范;一些實驗器材短缺等等,還困繞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