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心得體會
還強調陪孩子的時候,最好都不要有眼神的交流,那也是一種打擾。孫老師就個人體會,人高度專注的時刻是不經意間的,誰也說不好什么時候就出現了,這個時刻是非常珍貴的,成人一些自以為是的關心也許無意中就破壞了孩子的專注。我也有感觸,β自己玩的挺好的時候,我們相視一笑,發現明顯β頓了一下然后開始媽媽媽媽的這事那事,不過我不明白如何做到沒有眼神交流。在和老師的溝通中,老師說β玩的時候總是找我,一個是安全感不夠,一個就是源于我陪同質量不高的緣故。這個我需要改進了。
6.錯事要道歉。并且學會要求他人道歉。
這里孫老師提到一個詞“完情”,根據后來的解釋,我猜應該是這兩個字。完情就是將問題就地解決,絕不將情緒等垃圾儲存在身體里。道歉就是將問題就地化解,否則容易產生積怨。要讓孩子知道,道歉是一件有勇氣的事情。這里孫老師講解了怎樣要求別人道歉和拒不道歉兩種情況。(似乎道歉成了習慣,或者說做了錯事的一種解脫也不好哦,這個問題咋個解決?發現邊整理筆記,一些新的問題也出來了。)
場景1:a跑的太快,撞了b,但是就這樣跑了,b哭了。(中間過程略)。老師要求a給b道歉,老師拉著a的手(這里孫老師強調用愛的模式):“你看著他的眼睛,真誠的給她道歉”a:“我不是故意的。”“即使你沒有看見,無意識的撞了他,但你也傷害了,需要給他道歉。”道歉之后,老師對a:“老師很佩服(欣賞)你,有勇氣給她道歉,老師愛你。”
場景2:(a對b說我不喜歡你,我討厭你并且打了b。a拒不道歉,同時b又是一個弱小的孩子,沒有勇氣要求對方道歉)老師了解清楚以后,摟著b(孫老師強調“樓”這個動作很重要,是給孩子以勇氣):“看著對方的眼睛,告訴對方:‘你傷害了我,請給我道歉。’”b小聲的重復了一遍,老師又說:“這樣很好,聲音再大點就好了。”b大聲的說了一遍。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老師又轉過頭對a:“你有選擇喜歡別人的權力,但你這樣做傷害了b,請你看著他的眼睛,真誠的給他道歉。”a拒絕并哭鬧,老師一直陪同傾聽,直到a的情緒平靜,安撫好a仍然要求其道歉,a做到之后對a說“老師很佩服(欣賞)你,有勇氣給她道歉,老師愛你。”(最后對a肯定很重要。)
到家之后這招就用上了,效果不錯。β在情緒發泄之后向爸爸道歉了。不過在玩游戲過程中,她說有人傷害了她,她告訴她可以要求對方道歉的時候,丫頭哭得很厲害,我說你有權力要求對方給你道歉,丫頭哭著說:“我沒有權力,我沒有權力!”我說陪同她要求對方道歉,她同意了,我在演示如果要求對方道歉的時候,β很認真的聽我說,并要我一遍一遍的,我說多了之后想省略幾句,可她會說:“媽媽,前面還有呢,我要聽前面那句。”不知道是不是這幾句話對她產生了什么影響?
這里我又有了一個疑問,就是在外面,對方不遵循規則傷害了自己孩子,不等你說完這些對方跑了或者家長介入干預了,我們該如何做,如果對方認為小題大做不道歉,我們是不是也得給孩子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