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縣美麗鄉村建設審視與路徑
五、巴馬美麗清潔鄉村建設的啟示
美麗鄉村建設,要堅持黨旗引領,搭好一個班子;注重規劃先行,描繪一張藍圖;體現鄉村特色,選準一條路子;尊重群眾意愿,造福一方百姓。必須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歷史趨勢,注重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品質,突出地域特色,體現差異性和多元化,注重建、管并舉,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主力軍作用。必須審視現實,因地制宜,創新發展,創造特色,樹立生態、文化、品牌“三大理念”,加以推進。
(一)堅持品牌為首,特色為先
作為世界長壽之鄉,要依托本地豐富的生態、旅游和休閑資源,打造“長壽旅游”和“農業”品牌;要保持鄉村特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利于農民生產生活,增收致富。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做好規劃,依次推進,做強載體,示范引領。
(二)堅持生態為重,文化為要
結合山水資源豐富,產業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眾多的物質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存分布在各個鄉村的我實際,因村制宜,用心策劃,努力挖掘,塑造特色,充分體現科學性、連續性。呈現出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特色鮮明的壽鄉鄉村文化。積極創建農家樂村、體育村、廉政文化示范村等文化特色村。
(三)堅持環境為基,產業為本
四季有花香,環境更優美。打造綠色生態農莊,環境美是生態農莊的直觀表現。要突出地域“品位”,注重地域特質健全管理機制;要鼓勵農民創業增收,拓展農民創業領域,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方式。
(三)堅持勵精圖治,繼往開來
巴馬游客人數從xx年的10萬人次,到xx年270萬人次,爆炸式增長了27倍。快速的發展難免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要客觀反思,主動解決,迎難而上。
是的,“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用自己的雙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作者陳瑩峰(1965- )男,廣西巴馬人, 中共巴馬縣委黨校講師,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辦公室成員,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辦公室干部、縣“美麗巴馬 清潔鄉村” 辦公室成員。研究方向為政治、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