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正確使用成語和熟語復習2
b.獨樹一幟 別具一格 匠心獨運 不落窠臼
c.匠心獨運 不落窠臼 獨樹一幟 別具一格
d.別具一格 獨樹一幟 不落窠臼 匠心獨運
解析:(1994年)d。a項中把顏真卿的書法稱“窠臼”,不合適。b項和c項中,“獨樹一幟”、“匠心獨運”用在①句中都欠妥,這兩個成語都含有施動者人為之意,而除了梅花可以人工栽種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為。這樣一來,答案就豁然開朗了。此題4個成語,區分之處甚微,用在③④句中,似乎均可,篩選答案主要靠①②句。
窠:鳥獸的窩。臼:一種中間凹下的舂米器具。窠臼:比喻老套子,舊框框。比喻文章或藝術等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別:另外。比喻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味)。匠心: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運:運用;工巧獨特的藝術構思,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獨特的藝術構思.。樹: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風格獨特新奇,自成一家。
4.(1995年全國卷)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b.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于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d.關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
解析:(1995年)d。a句中“無所不為”指“什么事都干得出”,含貶義,顯然在本句中用貶義不合適。b句的“半斤八兩”多用于貶義,這樣用感情色彩不適宜,且“半斤八兩”表相同,“各有千秋”表不同,前后矛盾。c句“首當其沖”是指某事物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在這里用這個詞顯然不恰當。d項中有“想入非非”一詞,一般用來形容胡思亂想、不切實際。現在也多用貶義。實際“非非”是佛家語,指“一般人識力所達不到的境界”。本句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種種天真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豐富想象力”,還是恰當的。 5.(1996年全國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成語,與句意最貼切的一組是( )
①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里,陳列著各種奇珍異寶、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②玉器廠展品室里陳列著鳥獸、花卉、人物等各種玉雕展品,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③汽車向神農架山區奔馳,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________。
④貨柜上擺滿了具有傳統特色的珠寶、翡翠、玉雕、字畫,品種齊全,真是________。
a.應接不暇 琳瑯滿目 目不暇接 美不勝收
b.目不暇接 琳瑯滿目 應接不暇 美不勝收
c.應接不暇 美不勝收 目不暇接 琳瑯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