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有些單音節的多義詞,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歧義。如“縣里通知趙鄉長15日前去匯報”一句中,“前”是多義詞,可以理解為“15日之前”去匯報,也可以理解為“15日前往”縣里去匯報工作。如果要表達的是前一個意思,應改用“之前”;如果要表達后一種意思,就在改用“前往”,并刪除“去”。
2.調整語序,交代明確。
語序不當,交代不明,也會造成歧義。如“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一句可以作多種理解,如果只是“背著總經理”,可以改為“他背著總經理,偷偷地和副總經理一道,把這些錢存入了兩家銀行。如果是“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可以改為“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把這筆錢偷偷地存入兩家銀行。還有其他理解、其他改法,這里不一一分析。
3.指代清楚,如實直說。
句中停頓的位置是否恰當,指代是否清楚,也影響著句意的表達。譬如:“這個精致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边@一句表達很不清楚。“作為嘉賓的禮品”,既可以理解為送給嘉賓的禮品,也可以理解為嘉賓送人的禮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作為前一義時,可以理為“嘉賓”,作為后一義時,可以理解為“別人”。這個句子可以這樣改:這個作為禮品的精致的燈籠,將送給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也可以改為:這個精致的燈籠是嘉賓準備的禮品,今天誰得分最高將送給誰。這樣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確的。
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為“簡”而簡,有時會事與愿違,表意反而不清楚。
四、典型例題分析
1.下面一段話中有重復啰嗦的地方,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必須刪除的有哪三處?把要刪除部分的序號填在下面的橫線上,只填3個。
一個人之所以會變壞的原因,除了受到壞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沒有把握自己,受了壞人的影響,才逐漸變壞的;如果這個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各種 壞的影響,那么,他還會變壞嗎?
刪除部分: 、 、 。
這是1998年第32題,考查通過修改使語言簡明的能力。答案是:①(或②)、⑥、(⑨或○10)。
這段語言材料來自中學生作文,有不少多余的話,不夠簡明。“一個人之所以會變壞的原因”中,“之所以”與后面的“原因”,都是表原因,重復,兩處必須刪除一處。由于③處已說了“受到壞的影響”,所以⑥處“受了壞的影響”顯得重復,必須刪除。⑨處“多方面的”和○10處“各種”,都有表示不止一種的意思,因此兩處中必須刪除一處。
解答考題要注意“必須刪除”的要求。如⑦處“才會逐漸變壞的”其實也可刪除,但這不是“必須”刪除的。如果將②③④三處一起刪去,整個句子似乎也通,但原句“除了……外,更重要的……”這層意思也被刪去了。這就不符合題目。“不影響原意”的要求了。
2.為使下面畫線的語句簡潔、順暢并保持原意,需要刪掉一些詞語。在刪改時哪些詞語是必須保留的?將其序號填在橫線上。
記得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在考完了語文后,我感覺相當不錯,興奮了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