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專項訓練(二)
(2)“獨自憑蘭橈”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獨自”二字表達了怎樣的感情?(4分)
2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注:甘露寺是我國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國吳時,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北固山上,面對長江,相傳建寺時露水適降,因而得名。
(1)、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這首詩在表達技巧的運用上很有特色,請結合具體詩句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4分)
答:
2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屨②或幽尋。唯有北山鳥,經(jīng)過遺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臥具;②杖屨:扶杖漫步
(1)本詩題為“半山春晚即事”,詩人筆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4分)
(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尾聯(lián)“唯有北山鳥,經(jīng)過遺好音”的表現(xiàn)手法。(4分)
2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4分)
答: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4分)
答:
2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1)用簡括的語言說說該詩描寫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2分)
答:
(2)第二句中的“點”、“疊”二詞,在詩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據(jù)詩歌內容,說說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描繪,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樣的心情?(3分)
答:
2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人還荊州
唐 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注:青門:長安東南門,古屬秦地。
(1)詩歌的第二聯(lián)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結合具體詩句,說說這首詩是如何圍繞“送”字表達情感的?(4分)
28.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送柴侍御 丹陽送韋參軍
王昌齡 嚴維
流水通波接武岡, 丹陽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覺有離傷。 一別心知兩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寒鴉飛盡水悠悠。
(1)王詩中,詩人為什么說“送君不覺有離傷”?(3分)
答:
(2)請概括寫出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體分析每首詩后兩句的表現(xiàn)手法。
(5分)
答:
2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①
李商隱
竹塢②無塵水檻③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注】①崔雍、崔袞(gǔn):是詩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兩個兒子。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戚之情,還有知遇之恩。李商隱和崔戎的兩個兒子崔雍和崔袞也是情深義重。②竹塢:是竹林環(huán)抱蔭蔽的船塢。③水檻:指傍水的有欄桿的亭軒,此指題中的“駱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