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三輪專題復習: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二)
⑦膏 ⑧迄 ⑨匝
2.翻譯:
①方以阻行期為郁郁
②架上書悉歸腹笥矣
( 四)蘇東坡北歸
東坡①還至庾嶺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問從者曰:“宜為誰?”曰:“蘇尚書③!蔽淘唬骸笆翘K子瞻歟?”曰:“是也!蹦饲耙酒略唬骸拔衣勅撕甙俣,今日北歸,是天佑善人也!睎|坡笑而謝之,因題一詩于壁間云:“鶴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夾道手親栽。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
[注釋] ①東坡:蘇東坡,即蘇軾。曾貶官至惠州、儋州(今廣東、海南一帶)。②庾嶺:即大庾嶺.在今江西、廣東交界處。③蘇尚書:蘇軾曾官至禮部尚書,故稱蘇尚書。④鶴骨霜髯(rán)心已灰:這是蘇軾形容自己的形態與心情。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從 ②揖 ③題
2.翻譯:
①少憩村店
②官為誰
③我聞人害公者百端
④是天佑善人也
( 五)鄭玄對應劭
時大將軍袁紹①總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會賓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長八尺,飲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儀溫偉。紹客多豪俊,并有才說,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說異端⑥,百家互起。玄依方辯對,咸出問表,皆得所未聞,莫不嗟服。時汝南⑦應劭亦歸于紹,因自贊曰:“故太山⑧太守應中遠⑨,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⑩,回、賜⑾之徒不稱官閥⑿!臂坑袘M色。(選自《后漢書•鄭玄傳》)
[注釋]①袁紹:東漢末年大豪強。②總兵:總領兵馬。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帶。④玄:鄭玄:當時著名儒學大師。⑤斛(h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⑥異端:此指與儒學格格不入的觀點。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⑧太山:泰山。⑨應中遠:即應劭,字中遠。⑩考以四科:講學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⑾回、賜:孔子的弟子顏回、子貢。⑿不稱官閥:不按官職相稱。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要 ②會 ③競 ④歸
2.翻譯:
①乃延升上坐
②未以通人許之
③咸出問表
④莫不嗟服
(六)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閱讀 1— 4題。
南康直節堂記
[宋] 蘇轍
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朝請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莖;凜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長劍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為軍六曹吏所居,杉之陰,府史之所蹲伏,而簿書之所填委,莫知貴也。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命焉。(南康太守辦公廳的東面,有一座廳堂叫“直節堂”,是朝請大夫徐望圣建造的。庭院里有八棵杉樹,長短粗細一樣,直得像墨線彈的一樣,在二丈多高處開始長有枝葉。這些樹高聳的樣子就像高高興起的太常旗、像巍巍矗立的承露盤的柱。那種凜然正氣又像公卿大夫頭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長長的寶劍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這里起初是南康軍的各部門官吏住的地方,杉樹的樹蔭底下,是書記們蹲伏在一起辦公的場所,簿冊文書丟在焉面,沒有人知道這兒有什么可貴之處。徐君見到這個地方,很是愛惜它,就改建成這座廳堂,而且命名為“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