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三輪專題復習: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二)
c、王霸手下將士爭相要求出戰,甚至幾十名壯士斷發請戰,此時王霸認為賊兵精銳,人數眾多,而馬武又過于依賴王霸,出兵容易失敗,王霸沒有出兵。
d、王霸對光武帝一片忠心,對將士們撫愛有加;他作戰勇猛,機智沉穩;一生戰功顯赫,屢受封賞。
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9分)
①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將軍。
譯文:
②如此,茂眾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譯文:
③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
參考答案
(一) 皇甫謐年二十始勤學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給⑤超過⑥專心⑦淚⑧生活⑨工作、職業
2.①心目中沒有接受教育(的念頭);②沒什么可以用來安慰我的;③你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關系!⑤親自種田。
(二)、青文勝為民請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準備④同情⑤縣⑥祭 2.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災;②死者接連不斷;③便在登聞鼓下上吊自殺;④用公田一百畝來養家糊口。
(三)、余文坼意外遂愿
1.①幼時失父親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買賣⑥藏⑦油⑧到⑨滿 2.①正在因為行期被阻而悶悶不樂;②書架上的書全讀完并化為腹中經綸。
(四)、蘇東坡北歸
1.①跟隨②拱手③寫 2.①在鄉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誰?③我聽說有人千方百計傷害你;④我是老天爺保佑好人。
(五)、鄭玄對應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爭著④依附 2.①于是請(鄭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認為他是知識淵博的人;③都出于問題之外(意為知識淵博);④沒有人不感嘆佩服。
(六) 1.d(特立:獨立,挺立,高高聳立 )2.c(都是連詞,表轉折) 3.a(杉樹并非徐望圣所種)
4.(1)徐君(徐先生)見到這個地方,很是愛惜它,就改建成這座廳堂并命名它為“直節”。(2)我想做個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會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嗎?(3)廬山一帶的百姓,登上直節堂見到了杉樹,就會懷念起像杉樹一樣品行正直的人,這種懷念大概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吧!
(七)2、d(a:前一個“以”,順承連詞,來;后一個“以”,因為;b:前一個“而”,卻,后一個“而”,順承連詞;c:前一個“為”,因為,后一個“為”,為了;d:均為第三人稱代詞,他)
3、b(“這是他依據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選用的相應對策”有誤,應為“善因俗施設,猛寬不同”,所依據的是當時當地的情況。)
4、⑴歐陽修、賈黯因此能夠留在朝中,當時有名的大臣,依靠他得以安定下來。(得分點:由是:因此1分,“賴”后代詞“之”省略,應譯出“他”1分, 句子通順1分)
⑵趙抃先前出使蜀地的時候,有聚眾進行怪異祭祀的,用嚴酷的刑法懲治他們(使:出使1分,“治以峻法”為狀語后置句式,應按“以峻法治之”翻譯1分,句子通順1分)。
⑶他處理政務,善于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設置對策,采用嚴厲與寬緩等不同的辦法,特別被當代人所稱道。(“因俗施設”1分,被動句句式1分,句子通順2分)
(八)1 .c(a、均為懸賞捉拿;b饗:犒勞;c前一個“以”相當于“而”,表目的,可解釋為“來”,后一個“以”是“以……身份”的意思;d,均表承接關系,表兩事在情理上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