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詞語
〔答案〕d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剛剛打完這場比賽,隊員們又趕往下一個賽場,有人趁乘車時間小憩一會兒,以休養生息。
b.棋盤上自己的棋子已經所剩無幾,而對方卻兵多將廣,他感到在排兵布陣上捉襟見肘。
c.小張在商店看到一件新穎的運動衫,愛不釋手,可惜帶的錢不夠,不得不忍痛割愛,回家后飯都懶得吃。
d.聰明的人吃一塹長一智,而他則是光吃塹不長智,問題出在他對別人的善意建議總是置之度外。
〔解析〕“休養生息”是指國家在大動蕩或大變革之后,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生產,恢復元氣,不能用來指“小憩一會兒”,否則就大詞小用。“忍痛割愛”意為將原本是自己心愛的東西交給別人,用于對待商店里的東西不妥。“置之度外”指把它放在考慮的范圍之外,即不放在心上,一般指對個人利益有影響的事,而且感情色彩也不符合語境,此處可改為“置若罔聞”。
〔答案〕b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起伏的群山一座挨著一座,鱗次櫛比,一直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秋雨濕透了衣衫,畫出了他瘦削的肩胛骨;他雙手交叉護在胸前,想留住一點溫暖,可是沒用,仍然打顫,噤若寒蟬。
c.我到南方這個小城市已經一年多了,甭說山東人,就是見到一個北方人,也像空谷足音,倍感親切。
d.時有不少店名亂用外來詞,只求時髦,嘩眾取寵,而不考慮國情民意和實際效果。一個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讓人莫衷一是。
〔解析〕“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密集而且整齊,不能來形容“群山”。“噤若寒蟬”并非打寒噤,而是指由于害怕恐懼等而不敢開口,不符合語境。“莫衷一是”指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不同,結合語境,扣住“不懂”,當為“莫名其妙”。而“空谷足音”是只因稀少而難得之意,符合語境要求,強調見到同鄉人的困難程度。
〔答案〕c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掌握本領,不然身無長物,將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b.登山途中,大家被絆倒了又爬起來,前仆后繼,終于登上了山頂。
c.由于一到長沙就受到人們的追捧,大熊貓“公主”受寵若驚,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樹上,怎么也不肯下來。
d.如果,和風細雨、實事求是的學術批評與反批評再也不需要有人為之奔走呼號,那么,中國學術界燦爛的春天就將來臨了。
〔解析〕“身無長物”形容很貧窮,不能形容“無本領”。“前仆后繼”中“仆”為倒下、死去之意,用來形容革命志士從事革命活動的勇敢態度,爬山不能用“前仆后繼”。“受寵若驚”指受到過分寵愛的待遇而感到意外的驚喜,“驚”即“驚喜”,而語境在強調熊貓受到“驚嚇”,故用詞不當。
〔答案〕d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新的意境醍醐灌頂似的激蕩著他,一股強烈的沖動激勵著他去向坎坷的命運挑戰。
b.老王這個人是個遠近聞名的評書迷,聽評書經常聽得黯然消魂,有時候竟忘了吃飯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