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社會科學類2
5.下列不屬于“唯專利論”表現的一項是 ( )
a.把專利數量和規模作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追求的目標,著力培養專利注冊人才。
b.認為有了專利即可有效保護自己的知識資產,別人無權爭辯或否定。
c.積極申請專利,而對有些專利并不急于實現其經濟價值。
d.將所有的技術發明都及時地申報專利,并為之付出很大代價加以保護。
答案 c
6.下列對本文所主張的知識產權戰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將符合知識產權原則的技術發明注冊為專利,并采取一系列策略維護自己的專利權。
b.對專利制度難以保護的、易被模仿又難以勝訴的技術發明,可以不申請專利,而將其作為商業秘密加以保護。c.可以通過部分專利共享,做大下游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d.面對市場競爭,把培養懂技術又有法律資格的專利律師列為遠期目標。
答案 d
7.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專利總量中小部分可以實現經濟價值,防止對手涉足或迷惑對手的專利則具有戰略價值。
b.在技術積累期,采取鼓勵申請專利的措施后,大多數企業的專利中發明類的多了,實用類的少了。
c.基于市場競爭的知識產權戰略,應主要采取專利以外的手段,比如暫時不將專利產品化、主動放棄部分專利等。
d.保護具體的專利是為體現專利的公益性,與之不同的是,保護自然遺產、文化傳統則是體現其排他性。 答案 a
三、(07山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龍城”還是“盧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傳誦千古的《出塞》,抒發了王昌齡追昔撫今的感慨。一般認為,詩中的“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他長期戍守北部邊境,以勇敢戰善著稱,匈奴呼之為飛將軍,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畏懼、驚退。那么,詩中的“龍城”又指何處呢?
歷來唐詩集多作“但使龍城飛將在”。清朝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也持此說,認為“唐人邊塞詩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麗而不甚考地理方位”。此處的“龍城飛將”,“乃合用衛青、李廣事。指揚威敵境之名將,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詩中用‘龍城’字,亦有泛指邊關要隘者”。就是就,“龍城”不過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體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