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正確使用詞語2
(一)、正確理解。如:“殺青”一詞的意思是指①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于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筒用火烤干;后來泛指寫定著作。例如:他計劃用五年寫成的長篇小說,現已提前兩年殺青。②綠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葉加高溫,破壞其中的酵素,抑制發酵,使茶葉保持固有的綠色,同時減少葉中水分,使葉子變軟,便于進一步加工。例如:此次殺青做得好,茶葉葉片仍然瑩瑩如碧。再如:“品位”多指品級、官階或物品質量,名詞,可以做主語或賓語,例如:山集鎮這次民俗文化節的節目品位太低;“品味”指品嘗滋味,動詞,作謂語,可以支配賓語,例如:酒專家品味過這一批白酒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也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名詞,多作主語,例如:因為梅雨期間未存放好,這批茶葉的品味受到很大影響。要做到正確理解,就必須“勤讀、勤查、勤積累”,此之謂“三勤”。(二)、求同辨異。“異”就是一個詞中不相同的語素。如:“激奮”與“激憤”,區別在“奮”和“憤”字上,“激奮”是激動振奮的意思,例如:他的講話很能讓人精神激奮;“激憤”是激動而憤怒的意思,例如: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引得全國群情激憤。再如:“起用”和“啟用”,區別在“起”和“啟”字上,“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也指提拔使用,對象多是人,例如:為了增強隊伍活力,應該大膽起用一批年輕干部;“啟用”指開始使用,對象多為物,例如:青藏鐵路已建成啟用。又如:“開辟”與“開拓”,區別在“辟”和“拓”字上,“開辟”指打開道路或開拓發展,主要針對從無到有這一情況而言的,例如:工農紅軍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拓”指開辟、擴展,主要針對已經有而要擴大、拓寬這種情況來說的,例如:我們要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出來的道路,開拓前進。四如:“終止”與“中止”,區別在“終”和“中”字上,“終止”指事情結束,完全停止,例如:這一年的體育比賽到此終止了;“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例如:籃球體育比賽進行到一半就中止了。(三)、分析語境。對語言環境,不能僅看為靜態的,要作動態的分析。如:“漂亮”在不同的語境中,其意義、詞性、感情色彩均不同,例如:①她很漂亮;②他一個漂亮的動作,球就進了網;③阿q的小辮子不時擺幾擺,簡直漂亮極了。其中①為“好看、美觀”;②為“出色”;③為“好看”,但含貶義。所以,分析語境就是要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語義范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謙敬色彩、搭配、詞性、句子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動態分析。如:1999年高考題,“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 日本侵華的歷史。(篡改、竄改)”這個句子,賓語是“歷史”,空缺出應為謂語,動詞,從“妄圖”看,是一個貶義色彩的語境,據此選“篡改”,因為“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是貶義詞;而“竄改”指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等),是中性詞。再如:XX年高考題,“xx公司已被我們收購,大家要抓緊時間做好 和管理工作。(接收、接洽)”這句話,從“已被我們收購”考慮,應該用“接收”,它有三個意思:①收受;②根據法令把機構、財產等拿過來;③接納;而“接洽”則是跟人聯系,洽談有關事項,用“接洽”不合“已”“收購”這一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