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復習攻略詩詞鑒賞對策(四)解材料關系 析表達技巧
三、篇章結構。主要涉及的內容有:構思(巧妙、新穎)、點題(開篇解題、篇末點題)、開頭(統領全文、為下文鋪墊、埋下伏筆、與其他詩句構成比興,對比、襯托、映襯、抑揚等)、過渡(承上啟下)、思路(起承轉合)、線索(人、事、景、物、情、理)、順序(時間,空間上下、先后、遠近、表里,邏輯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內容組合(層層深入、卒章顯志及各種表現方法)、照應(內容照應、首尾呼應)、結尾(升華、總結全文)。如辛愿的《臨江仙•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睔J叔、裕之即李獻能、元好問,二人皆辛愿忘年摯友。詞的上闕一句用反問,一二句的少年豪氣與四五句的暮年凄涼對比,突出表現出“清朝無路到公卿”、不得進仕的悲憤。下闕先實寫摯友重逢的喜悅,贊美二人的驚人才華!八辍比,轉為虛寫,表達對二人的鼓勵與期望。意為:你們將來一起進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視,而不必以朋友為念,忘記了今日的歡聚之情吧!由實到虛,加上尾句從“春風蓮燭”落筆,用一“問”字,具有擬人化色彩,可謂出奇制勝。整首詞以“留別”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從少年寫到老年,從相逢寫到期望,起于“少年有意功名”的慷慨,承接因“無路到公卿”,而成為“白發老書生”的悲憤,轉入“邂逅對床逢二妙”的驚喜,合于“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的祝福與期望。暗扣“留別”,內容相互照應,下闕 “邂逅對床逢二妙”回答開頭的“誰識”。全詞思路清晰清晰,層次分明。
除以上內容外,以下三點也值得注意:
四、體裁。如:楚辭、樂府、歌行體、古體詩、近體詩、詞、曲;格律詩、自由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雜言詩。近體詩又分律詩(五律、七律)、絕句(五絕、七絕)。詩的平仄、對仗、押韻。詞的詞牌、平仄、押韻,小令、中調、長調。曲的宮調、曲牌、平仄、押韻,小令、套曲(套數)等。
五、藝術風格。指在選材、表達、語言等方面長期形成的藝術特色。也可以對某一作品的藝術特色作出評價。如雄渾、曠達、豪放、俊逸、沖淡、沉郁、悲慨、婉約等。
六、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和諧統一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如柳永《雨霖鈴》婉約凄美。
七、表達技巧鑒賞題組織答案思路。
表達技巧題作題時,一定要審清題目,即弄明白題干上是如何問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藝術特色”,知識面較廣,可以從表達方式、表現方法、修辭方法、語言特色和篇章結構等方面考慮組織答案。如果是“表達技巧”,主要從表現方法、修辭方法等方面考慮組織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結構。如果是“表現方法(表現技巧、寫作技巧),主要從表現方法、修辭方法等去考慮組織答案。如果是“構思上的特色”,主要從篇章結構方面去考慮組織答案,可以涉及有關的表現方法。但不管哪一種情況,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表達技巧鑒賞題組織答案時,應包括兩個方面:
(一)、評價(定性):即“怎樣寫”,也就是使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技巧、修辭方法,語言和篇章結構有什么特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