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復習攻略詩詞鑒賞對策(四)解材料關系 析表達技巧
五、比興:
離 思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參考答案】作者用歷經滄海其他的水就不能算水、看過巫山云彩其他的云就不能算云,用“花叢”比喻“女群”,并說自己“懶回顧”,來比喻自己只鐘情于妻子一人,表達對亡妻的思念。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參考答案】詩歌開頭用眼前之景“楊柳青青江水平”起興,引出下文,聽到“郎”在“江上踏歌”之聲,進而引發想念之情。
六、托物言志: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
【參考答案】:作者將“南陌”杏花與“北陂杏花”對比,托“北陂杏花”言詩人剛強耿介、高尚純潔的自我人格。
云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參考答案】詩歌托物言志。夏天,大片旱苗將要枯死。但云彩卻忽而倒映水中,忽而隱藏山后,忽而輕云片片,忽而重重疊疊,總是高高在上,悠悠化作奇峰,就是不肯下雨。諷刺統治者高高在上,不顧百姓死活的疾苦。
七、細節: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索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參考答案】詩歌通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等細節描寫,把女子的羞澀、純真和內心的慌亂生動地表現出來。
夜笛詞 (唐)施肩吾
皎潔西樓月未斜,笛聲寥亮入東家。卻令燈下裁衣婦,誤剪同心一片花。
【參考答案】作者善于抓住細節,“笛聲寥亮入東家”,引動“燈下裁衣婦”的思緒,竟然把衣服剪成了一朵同心花。就是這一細節,透露出女子對吹笛人的相思之情。
八、懸念:
春 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參考答案】詩歌前兩句設置懸念,為什么要“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原來是黃鶯驚醒女子的夢,讓她不能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相會。可見相思之切。
九、鋪墊:
誚山中叟 (唐)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幾,口中零落殘牙齒。天陰傴僂帶咳行,猶向巖前種松子。
【參考答案】詩歌前三句交代老人已經“八十幾”,而且“牙齒”“零落”,“天陰”“佝僂”咳嗽,鋪墊中設盡懸念,這樣的老人應該享福了吧,作者到此筆鋒一轉,形成對比,揭示謎底,他“猶向巖前種松子”。沉痛地表現出人民的痛苦和辛酸。
十、移情:
贈 別 (唐)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參考答案】作者在與友人離別之時,不說自己如何悲傷,而是將惜別之情移之于蠟燭,說它“有心”“惜別”,“替人垂淚”,從而生動地表現出惜別悲傷之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