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復習攻略詩詞鑒賞對策(四)解材料關系 析表達技巧
(二)、分析:即“什么樣”,也就是詩詞內容是如何體現這種表達技巧或這一寫作特點的。答出表達技巧的材料構件和表達效果。
如李白的《夜雪》:“已訝衾被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如果要求是“賞析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方法。”“參考答案”可為:這首詩主要使用了側面烘托的表現方法。詩歌寫的是“夜雪”,但作者沒有直接描寫雪如何大,而是寫了“衾被冷”、“窗戶明”、“折竹聲”來表現雪下得大,鮮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動。其中第一句是評價,后面的“夜雪”“衾被冷”“窗戶明”“折竹聲”是材料構件,“來表現雪下得大,鮮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動”是表達效果。表達效果可以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表達的具體內容,如“來表現雪下得大”,一是表達技巧的藝術效果(下面有提示),如“鮮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動”,藝術效果有時可以省略,但表達的具體內容必須貼切而具體。
組織答案時,注意品評表達技巧的藝術效果:
一、直抒胸臆、對比、反襯、渲染、烘托,以及修辭中的夸張、反復、反問、排比——鮮明突出。
二、移位、移情(通感的一種特殊形式),修辭中的比喻、比擬、通感、借代——形象生動。
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比興、象征、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懷古傷己,修辭中的用典、雙關、互文——含蓄蘊藉。
四、懸念、抑揚、鋪墊、卒章顯志,修辭中的頂針、設問——跌宕多姿。
如金德淑的《望江南》:“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縞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玉樓間。”金德淑是南宋舊宮人。詞中用了比喻、反襯等手法。作者把萬里長城比作縞帶,縞帶,為傳統孝儀之一重要喪服,這又是以雪為喻,形象地表達出國家破亡、山河披上縞素的神州陸沉之痛。“六街燈火已闌珊”。六街,指大都城。燈火闌珊,是燈火稀疏。作者用闌珊燈火反襯夜色沉沉。突出了暗淡的現境,透視出詞人暗淡的心態,也意味著同樣暗淡的現實。詞的意境可謂重、拙、大。寫亡國之哀,用筆不可謂不重。用筆樸素無華,此之謂拙。包舉積雪燕山,萬里長城,悲壯無比,是為大。詞為悼南宋而作,調寄《望江南》,別有一番意味。這首詞具有很高的價值,堪稱亡宋之挽歌。這段分析中,“形象地、突出了”就是表達技巧的藝術效果。
為了更好地掌握表現方法,我們再舉一些例子來作簡要賞析。
一、對比——反襯:
題都城南莊 (唐) 崔護
去歲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參考答案】詩歌將“去歲”“人面桃花相映紅”和今年“人面不知何處去”的情景對比,表達作者訪人而不得見的遺憾。
楊 花 (唐)吳融
不斗秾華不占紅,自飛晴野雪蒙蒙。百花長恨風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
【參考答案】作者用“百花長恨風吹落”反襯“楊花獨愛風”,托物言志,表現對自由的追求。
次韻梨花 (宋)黃庭堅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墻東。
【參考答案】詩中用“各相紅”“桃花人面”反襯“天然玉作容”的梨花,表現梨花的天然無飾、冰清玉潔。
菊 (唐)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