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詞語
【遠來和尚好看經】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張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誤會而代人受過。
【這山望著那山高】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賞山里的風景。后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的環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義。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瀘沽湖孕育了摩梭女人,綿綿的大山給了她山的俊秀和堅強,清幽幽的水則賦予了女人水的柔情。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實際情況辦事。如:與基層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語言。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就要我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條件優越而不思主觀努力,用以批評一種因循守舊思想。如:自經濟適用房登上舞臺之日起,價格優勢,就使其始終處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東西而放棄了主要的東西。如:tcl集團總結了自身在通信設備市場的得失,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撿了通信終端產品這個芝麻,而丟掉了通信系統產品這個西瓜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態度強硬、要求強烈的單位或下屬能得到更多的照顧。如:記者最近在一些縣市農村發現,少數學校在教學樓、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亂花錢”的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態度,一味請求上級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積極主動想辦法解決資金困難。”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借助別人(多指朋友)的批評和幫助,使自己改正缺點和錯誤。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文化政策給我們很大啟示。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謂本無其事,但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指對待同一問題,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是由同一個在造成的。如: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微軟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它堅持兼容性、易用性的軟件政策,但另一方面,正是其兼容性與易用性,導致它如今漏洞百出,令人頗有力不從心之慨。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如:日本向來喜歡玩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把戲,我們一定要認清日本的本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喻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直到1989年后,前蘇聯解體,有傳聞說浩然想不通,我曾寫過一封信,大意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管不了,我行我素,我們好好活著吧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與“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一種選擇。如:媒體不如多宣傳一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是考上大學才有出路。讓家長和考生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