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詞語
92.挖墻腳:從競爭對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搶走生意。
93.亂點鴛鴦譜:形容瞎指揮,胡亂湊合。
94.摸著石頭過河:比喻在實踐中摸索著前進。
95.跑龍套: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或專做跑腿、服務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當配角。
96.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種各樣的女性親戚。
97.人怕出名豬怕壯:人太出名了會招來麻煩,也指人為了保住名位而變得保守。
98.山不轉水轉:比喻情況總是在變化的,一時不順利也不必懊惱和悲觀。
99.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100.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的環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義)。
【精題精煉】
1. (•全國ⅰ高考)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現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地毯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局長。
b.幾年前,學界幾乎沒有人不對他的學說大加撻伐,可現在當他被尊奉為大師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踏破他家的門檻。
c.他是當今少數幾位聲名卓著的電視劇編劇之一,這不光是因為他善于編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寫的劇本聲情并茂,情節曲折。
d.旁邊一位中學生模樣的青年誠懇地說:“叔叔,這些都是名人的字畫,您就買一幅吧,掛在客廳里不僅沒關打氣,還可附庸風雅。”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c、聲情并茂: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d、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答案】b
2. (•江蘇高考)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a.司機張師傅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乘客的事跡,一經新聞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市民。
b.近年來,在種種災害面前,各級政府防患未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力爭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c.這些“環保老人”利用晨練的機會,將游客丟棄在景點的垃圾信手拈來,集中帶到山下,分類處理。
d.“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
答案:d
【解析】a.褒貶不當。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多指壞事)。此處為英雄事跡。b.前后矛盾、不合語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之前采取預防措施,也說防患于未然。此處災害已經發生。c.對象不當、不合語境。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撿垃圾不能用“信手拈來”。d.入木三分:相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刻字的人發現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見于唐張懷瓘《書斷》)。后用來形容書法有力,也用來比喻議論、見解深刻。此處修飾“院士的一番話”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