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課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理解“尊重生命”的真正內涵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三、體會本文體現的演講詞的特點
四、培養學生真誠、善良的情操,提高學生維護世界和平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培養情操
教學難點:
理解“尊重生命”的真正內涵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東半球的西南部,有一塊跨越赤道南北的陸地,那就是 —— 非洲。
(找學生說說對非洲人生活的認識,教師邊介紹邊用多媒體顯示相關圖片。)
非洲人的生活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現在還有許多人在挨餓,50%的兒童活不到5歲,而且還有愛滋病、埃博拉病毒、瘧疾、流感等病毒時刻都在奪走非洲人的生命,再加上連綿不斷的戰爭、部落仇殺……
想必這樣的地方我們都不愿意去,但有一個人,卻能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放棄似錦的前程,來到非洲,義務為當地居民治病,幾十年如一日,直到與世長辭。他就是《我的呼吁》的作者------史懷哲。
二、作者簡介
學生自己看手中的資料,歸納識記要點。(多媒體顯示,學生識記。)
三、展示目標
四、明確文體,復習演講詞的特點。
(觀點明確,邏輯性強,具有針對性、鼓動性。)
五、研習課文
㈠ 明確呼吁的內容(是什么)
提問:題目為《我的呼吁》,那么作者呼吁的內容是什么?
明確:我要呼吁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板書關鍵詞)
提問:這是文章的第一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文章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觀點明確;直接呼吁聽眾,體現了鼓動性。
㈡ 分析為什么要呼吁,明確“尊重生命”的內涵。(為什么)
1、指名朗讀1、2自然段,思考:
⑴ 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⑵ 找出理解困難的句子
2、明確:第一自然段主要寫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第二自然段提出了什么是“善”、“惡”,告訴我們要懷善去惡。這兩段分別從反面、正面進行了論述。(板書關鍵詞)
提問:為什么要反對貴賤高低之分?
明確:因為這標準是純主觀的,而且會造成隨意破壞或者傷害他種生物的后果。當時(二戰時)納粹就曾以“猶太人是劣等民族”為借口,大肆屠殺猶太人。
3、學生互相質疑、答疑,完成對難句的理解。
4、延伸:執法機關判處殺人犯死刑,根據史懷哲的觀點,你認為是“善”還是“惡”?(結合課后第二題的闡釋。)
學生討論后回答,理解了“尊重生命”的真正內涵。
㈢ 分析如何實現呼吁的內容以及當今世界狀況。(怎么做)
過渡:現在我們已了解了史懷哲的觀點,但他為什么要提出這個觀點呢?他是針對當時人類社會的現狀提出的。(針對性)
1、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材料簡介背景。
2、學生讀3—7自然段,思考:
⑴ 文中認為哪些危險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⑵ 對此,人類應該怎么做?
3、學生討論后回答:
⑴ 暴行、疫病、戰爭等危險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⑵ 人類應該反對暴行、提倡善行,防治疫病、奉獻愛心,反對戰爭、主張和平。(板書關鍵詞)
4、質疑重點句,尤其是一處比喻、兩處引用的含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