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語文詩歌鑒賞專項訓練
(2)①全詩以“夕”字統領全篇。首聯寫海天茫茫,山川闊長,都是“夕”中之景;頷聯寫“燈火”“星河”,頸聯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這些景物都籠罩在“夕”字之中。正因為身處“夕”中的江樓,能夠消暑,故尾聯向朋友發出邀請,回應題中的“招客”。②全詩以“望”字統領全篇。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萬家燈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由上而下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聯則是“東望”所感,向朋友發出邀請。③說全詩以“夕望”來統領全篇,亦可。(本題5分。說明看法,1分;答對理由,4分。要求結合每一聯具體分析,意思對即可)【注釋】: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樓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內。這兩句是說,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寫夏夜清涼、優美的風光,逼真、傳神!扒缣煊辍薄ⅰ跋囊顾北扔餍缕妫朐~獨特,意境高妙。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春 日
[南宋]吳錫疇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畝園私涑水翁③。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注]①吳錫疇:南宋末年詩人,死后第三年南宋滅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 (1)頸聯中“逆”“私”二字極為精妙,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其妙處。(4分) (2)“幽情”在詩中指什么情感?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參考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愛的意思。(2分)頸聯使用擬人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的親昵之狀,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 (2)“幽情”在本詩中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傷春之情。面對“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滿地堆積,一種“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憂國之情。身處南宋,國運衰微,盛景不再,大勢已去,一種憂國傷時之痛郁結心頭。(2分) 【鑒賞】這是一首感春傷時的詩歌。它與作者其他純然贊頌田園之樂的作品頗為不同,它隱曲地透露了哀國的憂思。作者吳錫疇,南宋末年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滅亡。他刻志于學,慕東漢隱士徐穉、茅容之為人。咸淳間,南康守葉閶聘他做白鹿洞書院堂長,他不做,以閑居山林為樂。性喜藝蘭,自號“蘭皋子”,因此就用它來命名自己的文集,寓幽獨自芳之意(事見《四庫全書總目》、《休寧縣志》)。這首詩的開頭,與宋代許多名家,如蘇軾、秦觀、陳與義等寫《春日》的詩不同,他們都是從寫景入手,而作者卻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他感嘆韶光過得太快,內心有一種郁結隱密之情難以傾訴。這“幽情”究竟是什么?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盛春已經過去了,這大宋朝的國運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么!故這“幽情”既是傷春,亦是憂國,她渾然一體,隱約朦朧,難以表述,因而使詩人感到郁悶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