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1949年進北京以后,可謂第三階段。這時,情況變了,條件好了,毛澤東除起草公務活動的文電外,還寫了一千多封回復親朋故舊和素不相識的群眾的信。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寫越好,越寫越草。然而,他的復信是視對象而別的,給高級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學家、教授等的書信多為草書,有些寫得非常之草;反之,對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寫得比較清楚工整。
50年代以后,毛澤東的字變得非常之好看,這和他那時的練字有關系。
進城以后,毛澤東的工作雖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觀條件比進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歷代書法家的碑帖,當時中辦秘書室的陳秉忱就專門為毛澤東購買書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種碑帖數百部。50年代毛澤東休息時書寫了數百首古詩詞,一首詩往往書寫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來次。他作詩詞也多是書寫許多次,且多為草書。毛澤東的書法最好的時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書寫的詩詞,給華羅庚、章士釗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對我說,看毛澤東手跡是一種享受,看過后還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啟發。毛澤東成了深受讀者喜愛的現代書法家。
[課文相關鏈接]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卜算子•詠梅》
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寫“秋”的名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九霄。
[祖逖“中流擊楫”的典故]
祖逖因為國家政權傾覆,時刻懷著振興光復的心志。……(勸說晉元帝后)元帝就讓他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供給他一千人的軍糧,三千匹布,但不給戰衣和兵器,讓他自行招募士眾。祖逖仍就率領隨自己流亡的部屬一百多家,渡過長江,到江心時他扣擊船槳發誓說:“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來的話,就像長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辭激昂神色悲壯,眾人都為他的誓言感慨贊嘆。
[字詞聯想]
字音:
百舸(gě)急流——聯想——(kē)苛求 橫柯上蔽 坷垃 孟軻 沉疴 (kě)坎坷
漫(màn)江碧透——聯想——(màn)慢條斯理 輕歌曼舞 蔓延 帳幔 謾罵 (mán)蔓菁 (wàn)順蔓摸瓜
浪遏(è)飛舟——聯想——(jié)竭力 墓碣 (jì)偈子
詞語:
崢嶸歲月(不平常的日子)——聯想——頭角崢嶸(比喻年輕人的氣概、才華超越一般)
揮斥方遒(意氣奔放,正當強勁有力之時)——聯想——揮灑自如(寫字作畫十分自如)、揮斥八極(熱情奔放于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