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學案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求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 是歲十月之望 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b. 顧而樂之 顧——看
c. 履巉巖 履——踏,攀
d. 攀棲鶻之危巢 危——危險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組是(4分)
a.①歸而謀諸婦。 ②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b. 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不能興風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②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祿升斗之祿
d. ①聽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 顧安所得酒乎 (2) 歸而謀諸婦。(3)如此良夜何 (4)江山不可復識矣
(5)聽其所止而休矣
4.此文是作者在寫了《前赤壁賦》數月以后寫的。簡析這兩篇文章的不同(3分)
答:
四、詩歌鑒賞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全國卷1)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術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重慶卷)
海棠 (宋)蘇軾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釉倫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1)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