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樣
我的感悟
高手支招之四 ——素材積累
《我的五樣》是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哲學追問。人一旦明白了我為何而生后,在生命的前行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選擇和舍棄時,就會做出自己最佳的抉擇。文章啟示我們:面臨抉擇時,必須勇于舍棄無關生命宏旨的東西。
★這種充滿痛苦和抉擇的測驗,像一個漸漸痛窄的閘孔,將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能量,沖刷著我們的紛繁的取向。當那通道變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時,生命的重中之重,就簡潔而挺拔地凸現了。(“生命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只有經過痛苦和抉擇才能明晰起來,而只有明白了“生命的重中之重”,人生才能實現其價值。)
★帕瓦羅蒂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在回顧自己走過的成功之路時,對青年時代選定職業一事,感觸頗深。當時,他問父親:“我應該怎么辦?是當教師還是成為一名歌唱家?”父親說:“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你只會掉到兩把椅子中間的地上。在生活中,你應該選定一把椅子。”(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不能選擇太多,要學會和懂得舍棄。)
★存在主義大師薩特曾經說過,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這似乎在暗示我們,人活一世就好像在一個迷宮里亂轉。不斷有岔路口跳出來要你做個選擇。而且往往都是不兼容的:“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留他留我,三爺您決定吧”。我們常說人生的道路很漫長,而關鍵的只有幾步,這幾步一定是走在岔路口上的。在人生的諸多選擇里,最重大的是生與死的選擇。加繆說,自殺問題是首要的,這就有“臨行喝媽一碗酒的意思”。類似的話中國也有,孟夫子說的:“魚我所欲也”。但是和“義”比起來,生死就不重要了。敢于做出這個選擇,他離圣人就不遠了。在荊軻刺秦王的案例里,最悲壯的是那個為了保守秘密而自殺的老人田光。荊軻的同行,著名刺客專諸的母親也做出了這樣的犧牲。此外還有信陵君的門客侯嬴,再到后來的譚嗣同。或為情,或為義,或為比一己之身更為重要的信仰,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李敖先生說,他們本都可以不死,但是他們選擇了死,所以他們偉大。(面臨人生的抉擇,保全生命有時并不可取,真情、自由、大義的價值高于生命!)
★周國平先生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后,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人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哲學家聽說了這個故事,也感到疑惑難決,他就去問農民。農民告訴他,他救人什么也沒去想。洪水襲來,妻子在他身邊,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上游。待返回時,孩子已被洪水沖走了。這個農民沒有文化,也不懂哲學,更不懂人生的抉擇一類的命題。因而當洪水襲來,他就沒有去考慮如何抉擇的問題。他只是知道要趕快救人。救人就不能舍近求遠,只是盡力把處于危險中的人救到山坡上。這個農民如果進行了一番抉擇的話,事情的結果會是怎么樣呢?洪水襲來了,妻子和孩子被卷進漩渦,片刻之間就要沒了性命。而這個農民還在山坡上進行抉擇,救妻子重要呢,還是救孩子重要呢?也許等不到農民繼續往下想救妻子還是救孩子的利弊,洪水就把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沖走了。(人生的抉擇是最困難的,也是最簡單的。困難在于你總是把抉擇當作抉擇。簡單在于你別去考慮抉擇的問題,只是動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