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1作文輔導2
注:這是《百喻經》第10個故事,好高騖遠的人總想一步登天,而實際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須腳踏實地,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地下的基石不牢固的話,萬丈高樓定會倒下。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聞無址忽成岑。(岑,山小而高也!墩f文》。岑cén樓:高樓)
5、欲食半餅喻(《百喻經•欲食半餅喻》第44則)
有一個人肚子餓了,走到餅店買餅吃。一塊接著一塊,吃了六塊餅,當第七塊餅吃到一半時,便覺得已經吃飽,突然間,念頭一閃,他懊悔的摑打自己的嘴巴說:“我怎么這么笨!早知道吃這半塊餅就會飽,就吃這半個就好了。怎么那么儍!剛剛還吃了六塊。唉啊!我怎么這么笨啊!”
附:原典。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冖,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②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注釋:①;冢喉,忿怒而懊悔。②唐:徒然。
按:吃到這半塊餅時,已飽,需知這半塊餅吃飽的基礎是前六塊餅,如果沒有前六塊的基礎,這半塊怎么能吃得飽呢?
基礎很重要,如果沒有基礎,后面的發展就不可能,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萬一億,無論多么大的數都是由1+1而來的。
知識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智慧,經驗是一點一地的積累起來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變得成熟,事情要一步步地去干,干到一定程度就能夠成功。
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割裂事物間的聯系,只看表面現象,只會得出荒謬的結論。
6、有關“基礎、基本功”的成語、熟語、片斷。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指化生萬物的原物質。所以道是使萬事萬物得以保持勃勃生機的生命本源,萬物因他而生又因他而復。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毫末:細小的萌芽。累土:堆土。
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發,老子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③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句話是說,任何技藝都要不斷的進行練習,才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變的荒廢了.只有經常鍛煉,每天都不停歇,才能使你的技藝純熟,不會拉下。
④積沙成塔:聚細沙成寶塔。原指兒童堆塔游戲。后比喻積少成多。
集腋成裘: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或集眾力辦一事。多指好的方面,不能用于缺點錯誤。腋,腋下,指狐貍腋下的皮毛;裘,皮衣。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⑤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墻倒根不正。
好高騖遠:脫離實際去追求過高的、難以實現的目標。好:喜歡;高:過高;騖:馬快跑,引申為追求;遠:過遠。
附:學生回答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