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沙漠
教學目標
1、 感受作者筆下人在逆境中也要堅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啟示。
2、 體會文章作為小小說所運用的插敘、懸念、側面描寫等寫作技巧。
說明:
《走出沙漠》是一篇非常吸引人而且非常感人的小說。故事圍繞著一個水壺發展,由兩次想奪壺到最后發現綠洲和道出水壺的個中秘密。故事情節非常緊張扣人心弦,而不乏感人和啟迪意義。教師除了帶領學生探究這篇小小說的寫作技法外,更應引導學生領會文章要傳達給我們的人生哲理: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沒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戰勝絕望。感悟作品中的生命意義也是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小說中體現出的對于在逆境中也要堅守信念和精神的人生啟示。
2、 難點:小說對于插敘、懸念、側面描寫等寫作技巧的運用。
說明:
《走出沙漠》全文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來塑造人物。作品塑造的主人公沒有真正出場,一句正面描寫都沒有,全部是通過側面描寫來完成對人物的塑造的。所以在講授這篇微型小說時首先應該探究的就是作品所要表現的真正的主人公是誰。《走出沙漠》里的肇教授,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他想出了用裝滿沙子的水壺佯為一壺水的主意來使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隊隊員的生命。這個人物沒有出場,但從這個計謀來看,這個人物的胸懷、品德和謀略,一下子全部在讀者的面前熠熠生輝。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
1、人在逆境和絕望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可以支撐著人們活下去?
學生自由發言,有的說是勇氣,有的說是鼓勵,教師在贊同的同時也可以說到還有是希望和信念
引入這課的主題,為領會文意做準備。
朗讀課文
初步感知
1、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理清小說的線索和主要人物。
1、小說除了有貫穿全文的孟海,死去的肇教授也是文中的重要人物,是作品真正要謳歌的主人公。
閱讀課文的同時尋找出隱藏在文中的主要人物肇教師,也會后面分析文章的寫作技法做準備。
再讀課文
探究技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寫作技法:
1、“我”這個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在小說中是如何體現的。
2、肇教授具有怎樣的品質?在小說中是如何體現的?
3、這篇小說所以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為它構思上的特點。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1、“我”忠于職守,忠實地實踐了肇教授的臨終囑托,不怕別人的誤會,不顧個人安危,一心拯救自己的戰友,是一個具有高尚品質的人物。是通過“我”的心理描寫表現出來的。例如“真想把水壺給他們,然后就……可我不能這樣做!”、“所以,不到緊要關頭,我是絕不會取下這水壺的”等等。
2、肇教授在最艱難的生死關頭先人后己,把生的機會留給別人,這是十分高尚的品格。他還十分機智,以善意的欺騙拯救自己的隊友。在小說中是以插敘和側面描寫(通過“我”的陳述)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3、這篇小說運用插敘交代了事情的經過,擴展了情節;又運用懸念造成誤會,最后真相大白時人們忽然發現肇教授的偉大,使這個未出場的人物產生了巨大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同時感悟到人的意志的巨大力量。這就是小小說巧妙安排情節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