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學會寫提綱
初中生學寫議論文應該從寫提綱練起,不必急于成文。寫議論文與寫記敘文不同,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寫作前必須明確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有一個清楚的整體構思,這就如同蓋樓房要先繪出“圖紙”一樣。有了寫作提綱,文章就有了一個輪廓,寫起來心中有數,有條不紊。有不少同學不愿意擬寫作提綱,覺得麻煩,耽誤時間,結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任意發揮,從而出現觀點不明、重點內容遺漏、條理不清、結構松散等弊病。為了減少盲目性,克服隨意性,保證寫作質量,我們一定要首先學會寫提綱。
議論文的提綱編寫,一般應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1論點是什么?如何提出論點?
2先分析問題的哪一方面?后分析問題的哪一方面?
3選用哪些事實論據與道理論據闡述論點?
4用什么論證方法?哪些詳?哪些略?
5怎樣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對這些問題必須反復思考,然后加以整理,分成條目,固定下來。寫提綱時,要注意幾點基本要求:(1)觀點明確;(2)重點突出;(3)條理清楚;(4)簡而明。所謂“簡”,是指簡要,寫出段意即可;所謂“明”,就是清楚明白,一看提綱就了解文章的整體安排及部分內容的詳略情況。
我們看一下《談“骨氣”》一文的寫作提綱:
談“骨氣”
一、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氣”是有階級性的
三、從不同角度論述:1文天祥“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
2古代窮人“貧賤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聞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總結全文,重申論點
這份提綱,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文字簡潔,從提綱可以看出全文的主要觀點及作者的思路。
中學生編寫提綱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過于簡單和邏輯性不強。前者如《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提綱:
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一、提出論點: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二、說理論證:1勤奮學習便會取得成就
2不勤奮學習必將一事無成
這樣的提綱太簡單,看不出作者的整體構思,實際寫作時,仍然需要邊寫邊想,這就沒能起到提綱應有的作用。同樣是這個題目,另一份提綱則明確具體、條理清楚:
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一、提出論點:才能主要來自勤奮學習
二、分析:1學習與才能的關系
2學習的關鍵在于“肯學”和“敢學”
3“天才”“神童”的才能來源于“勤奮學習”
三、多角度論證:
外國:1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爾扎克的話
中國:1唐代的詩歌:白居易的自我寫照
2明代的藥物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3清代的繪畫藝術:鄭板橋刻苦畫竹的詩句
四、結尾點題,強調中心論點
寫提綱除了應該內容具體以外,還要注意有一定的邏輯性。先來看這樣一份提綱:
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論點: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二、說理論證:
1珍惜青春要從點滴做起
2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
3珍惜青春要樹立遠大目標
4中學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
這份提綱將“為什么”與“怎樣做”混在一起談了。提綱不合乎邏輯,反映了作者思維的混亂?梢宰鲞@樣的修改:
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論點: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二、說理論證:
(一)中學生為什么要珍惜青春
1中學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
2 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
(二)中學生怎樣珍惜青春
1珍惜青春要樹立遠大目標
2珍惜青春要從點滴做起
寫作提綱一經列出,就應該依“綱”寫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變。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隨時調整或修改提綱。
提綱是文章整體構思的文字化。擬寫作提綱前一定要認真構思,逐步養成擬寫作提綱的好習慣,這對提高作文效率,保證作文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作文參考題目
1仿照《懷疑與學問》一文,擬一份議論文的寫作提綱:《 和 》
提示:《懷疑與學問》一文提出論點后,按治學過程分兩步論證,并運用例證、引證等論證方法,論證嚴謹而清晰?煞抡沾宋牡牧⒄摵徒Y構寫,重點是講清二者的關系,重點要突出。
2擬一份議論文的寫作提綱:《談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提示:語文是學習各科知識的基礎。這個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你要有理有據地講清:為什么學好語文重要?重要性表現在哪些方面?怎樣學好語文?還應該考慮用哪些事例來增強說服力?運用哪些論證方法?把以上內容列成條目,就是一份很好的提綱了?谡Z交際
開 講 演 會
這次口語交際活動,可以組織一次講演會。
開講演會,是鍛煉講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下邊介紹些有關知識,供同學們組織講演會參考。
1選擇合適的題目。比如:2050年的暢想,我們的使命,讀寓言、談啟示,歷史的沉思……
2參加講演者應圍繞確定的題目準備講演稿,并要一并考慮語氣、語調、姿態、表情乃至服飾、手勢等,總之要充分準備。講演時不宜念稿。
3確定主持人。他的任務是,講演時介紹講演者和講演題目,安排講演順序,對講演作小結,召集評判人員開會評出成績等。
4確定成績評判員。
5講演成績的評定,一般按五項分別評定。這五項是:主題,結構,技巧(包括語言、表情、音量、語調、語氣、應變能力),時間,儀表(整潔、大方、恰當)。
6講演會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小時左右為宜。每個講演者的發言應限在10分鐘左右。講演時可由一名評判員專門掌握時間,適時提醒講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