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考點進階詳解
一、藥物方面的因素
(一)藥物劑型及給藥途徑
1.劑型可影響藥物的吸收與消除。
2.給藥途徑藥可影響藥物的作用。
依藥效出現的快慢:靜脈注射>吸入給藥>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經肛給藥>貼皮給藥
(二)藥物相互作用兩種或多種藥物合用或先后序貫應用,引起藥物作用和效應的變化。
1.藥動學方面
(1)妨礙藥物的吸收:如胃腸道ph改變、形成絡合物、影響胃排空和腸蠕動。
(2)競爭與血漿蛋白結合。
(3)影響藥物代謝。
(4)影響藥物排泄。
2.藥效學方面★★
(1)協同作用:兩藥合用后可使藥物的療效或毒性較單一用藥時有所增強。
(2)拮抗作用:一種藥物的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所拮抗,使藥物的作用減弱甚至消失。
(3)敏化作用:一種藥物可以使另一種藥物對其相應的作用部位的親和力和敏感性增強,從而使藥物的效應增強。
二、機體方面的因素
(一)年齡對于嬰幼兒、老年人,其對藥物的反應性、耐受性和器官功能與成人不同,故劑量與成年人不同。
(二)性別婦女受月經、妊娠、分娩、哺乳期等影響,選擇藥物要注意。如在妊娠的最初3個月內,禁用抗代謝藥、激素等能引起致畸的藥物;臨產前禁用嗎啡等鎮痛藥,因可抑制胎兒的呼吸;哺乳期用藥避免用影響嬰兒的藥物。因有些藥物可進入乳汁。
(三)遺傳因素1.對藥動學的影響。
2.對藥效學的影響。
(四)精神因素安慰劑 用乳糖或淀粉等無藥理活性的物質制成與藥物在形式上極為相似的空白制劑,也可取得一定的療效,一般可達20%~30%。
(五)病理狀態功能狀態、病理狀態、營養不良、其他疾病等。
(六)機體反應性變化★★★
1.耐受性連續用藥過程中,患者對某藥的敏感性降低,需加大劑量才能顯效。
(1)快速耐受性:在短時間內連續用藥數次后,立即產生的耐受性。如麻黃堿、加壓素等。
(2)交叉耐受性:機體對某藥產生耐受性后,對另一藥的敏感性也降低。
2.依賴性指某些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連續使用能產生依賴性。
(1)軀體依賴性:也稱生理依賴性,過去稱成癮性。是由于反復用藥造成身體適應狀態,甚至可產生欣快感,一旦中斷用藥,可出現強烈的戒斷綜合征。
(2)精神依賴性:也稱心理依賴性,曾稱習慣性。是指用藥后產生愉快滿足的感覺,使用藥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連續用藥,以達到舒適感。
3.撤藥癥狀是指長期用藥后突然停藥時出現的癥狀。若使疾病復發或加重,稱為反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