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運用分析程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
第三條 本準則所稱分析程序,是指注冊會計師通過研究不同財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
分析程序還包括調查識別出的、與其他相關信息不一致或與預期數據嚴重偏離的波動和關系。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分析程序用作風險評估程序,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在審計結束時運用分析程序對財務報表進行總體復核。
注冊會計師也可將分析程序用作實質性程序。
第二章 分析程序的性質和目的
第五條 在實施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將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信息與下列各項信息進行比較:
。ㄒ唬┮郧捌陂g的可比信息;
(二)被審計單位的預期結果或者注冊會計師的預期數據;
。ㄈ┧幮袠I或同行業中規模相近的其他單位的可比信息。
第六條 在實施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考慮下列關系:
。ㄒ唬┴攧招畔⒏鳂嫵梢刂g的關系;
。ǘ┴攧招畔⑴c相關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
第七條 注冊會計師實施分析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從簡單的比較到使用高級統計技術的復雜分析。
分析程序可以運用于合并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的財務報表以及財務信息的要素。
第八條 注冊會計師實施分析程序的目的包括:
。ㄒ唬┯米黠L險評估程序,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ǘ┊斒褂梅治龀绦虮燃毠潨y試能更有效地將認定層次的檢查風險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時,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實質性程序;
。ㄈ┰趯徲嫿Y束或臨近結束時對財務報表進行總體復核。
第三章 用作風險評估程序
第九條 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第十條 注冊會計師在將分析程序用作風險評估程序時,應當遵守《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相關規定。
第四章 用作實質性程序
第一節 總 體 要 求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實質性程序包括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包括披露,下同)的細節測試以及實質性分析程序。
用作實質性程序的分析程序稱為實質性分析程序。
第十二條 在設計和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下列主要因素:
(一)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
(二)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作出預期時,所依據的內部或外部數據的可靠性;
(三)作出預期的準確程度是否足以在計劃的保證水平上識別重大錯報;
(四)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