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員工小結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對一種品質的重視和研究。這種品質就是感恩。羔羊跪乳,烏鴨反哺,動物尚且感恩,何況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感恩是人性中最重要的美德,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就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一個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呀呀學語,蹣跚學步,到進學堂讀書,到做工作謀生計,到結婚生子,到步入暮年,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感恩,只是有時感受較強烈,有時感受輕微一些。
我們要感哪些恩呢?
一是感父母之恩。父母之恩,天高海深,做子女的,雖粉身碎骨,難以圖報。想想看,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兒呱呱墜地,便即哭鬧,從此無有寧日:嬰體孱弱,常有急疾,或夏日酷日當頭,或寒冬寅夜風緊,父母懷抱小孩,從屋中急奔而出,問醫尋藥,萬般焦慮;漸漸長大之后,要讀幼兒園、讀小學,父母早送晚接,衣著飲食,悉悉安排,千叮完囑,偶生枝節,并魂不守舍,茶飯不香;之后要上中學、上大學,問題越來越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找學校,找家教,托關系,孩子一松勁,并諄諄教誨,古今中外,引經據典,或以申斥,或以勉勵,或以各種承諾誘導之,總之各種方法無所不用其極,只愿把書讀好,將來學有所成,可以光耀門庭,報效國家;及至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要自立門戶,結婚生子,父母仍難省心,要籌措婚資,要協調婚前婚后種種糾葛矛盾,要幫助帶小孩,全心盡力,沒有一日清閑。
所以身為人子,必須先報父母之恩,在父母之前,當畢恭畢敬,早晚問安,隨喚隨到,日夜殷勤侍奉,端茶送飯,永不倦怠,永無慍惱;如不在父母跟前,更應常常寫信通話,吁寒問暖,不能間斷。不知報父母恩者(對父母或冷落疏遠,或巧言欺騙,或推卸贍養責任,甚或虐待),禽獸不如,應及早醒悟,清除心中惡念,盡孝報恩。
二是感國家之恩。國家民族,江山社稷,是每一個華夏子孫魂之所系,尊嚴之所系,命運之所系。國家邊疆安寧,國土完整,主權完整,政治開明,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普及教育,鼓勵學術,提倡保護環境,扶持幫助貧弱,是所有中國人福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歷來把報效國家放在重要位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歷史上,多少仁人志士為捍衛國家民族大義,慷慨激越,灑盡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篇章。
現在有些人不知國恩深厚廣大,認為一切所得皆是自然,忽視國家的培育和期望,對待工作馬馬虎虎,漫不經心,輕視法度,違反公德,奢侈浪費,不愛惜環境,對國家社會沒有一絲貢獻,卻整天牢騷滿腹,埋三怨四,視恩義如草芥,只知索取,不知回饋,不知報答,內心世界空虛貧乏,人生沒有目標。
三是感天地之恩。
有句話說道,“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就是把天地比作一個富有生命的精神實體。人從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直到重歸于土泉,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天地化育之恩,天空、空氣、風、云、光電、陽光、雨露、土地、山川、溝谷、河流、植被、林泉、鳥獸魚蟲,這一切,都是人類生命賴以存在和延續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古人云,“皇天后土,實可共鑒”,指的就是不論何時何地,天地都能看見并且見證人的思想行止,故人應當時時警醒自己,多行善事,遠離邪惡。人類如對天地、大自然抱崇敬之心,順應自然規律,保護愛護自然原貌,就會得到大自然的恩賜;反之,如違背自然規律,行事偏激,私欲膨脹,對天地造化無一點感恩之心,則必遭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