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會議發言稿
。ㄎ澹╆P于“程序問題”和“程序性動議”的發言稿。此類問題很多是臨場發言,但有關代表團也可能估計到形勢的發展,預做了準備。發言要求主席立即對違反議事規則的行為做出裁決,一般措辭上都較簡短有力,對人,對事有極大的針對性。(關于“程序問題”和“程序性動議”,請參見第六章)
。┒Y儀式的發言稿。國際會議上可以爭得臉紅耳赤,但每個代表都要表現出彬彬有禮的君子風度。因此,有許多發言雖無實質內容,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支持某人的提名、祝賀主席的當選、自己當選后表示感謝、閉幕時感謝東道國等,均屬此類。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對創造和諧的氣氛和體現友好感情,有一定的作用。此類發言稿應表現熱情、誠懇和盡可能具體,避免給人“例行公事” 的印象。
四、如何寫發言稿
這是一個大題目,非三言兩語所能講清。對于國際會議的發言稿理應提出較高要求,因為它有國家的屬性。這種要求又隨發言人身份的高低、會議重要性的大小及會議性質的正式與否而差異。有些演說家不需發言稿,記下的講演同就是很好的文章。國際會議的發言者則不同,他們不但要嚴正表明自己的立場,努力說服別人,更重要的是,還要坐下來討論和爭辯,爭取達成共識。因此,不能像一般演說家那樣,僅需鼓唇弄舌而已。國際會議上的發言須具有最大的嚴肅性和務實性。特別是使用發言稿更能體現深思熟慮和較為鄭重的態度。
對國際會議的發言稿,應提出以下要求:
。ㄒ唬┚o緊扣題。即是說發言稿的中心內容要緊緊環繞會議的主題和討論中的議題。在有準備的發言中切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然而,變相的“離題”卻不少見:侃侃而談,不著邊際;各言其是,互不交鋒;僅講大道理,不接觸實際;借題發揮,顧左右而言他;或者僅表態,不說理,是否都屬不扣題之列?議題就是討論的焦點,如果與會者都統邊而走,如何能討論起來?更不用說達成共識了。國際會議發言稿,要盡量開門見山,切中要害,做到一棒一條痕。
(二)觀點清楚。有時為了某種需要,發言要故意含糊其詞,讓有關方面去揣測。但在多數情況下,國際會議是公開的討論,要表現最大的誠意,對某一問題究竟是贊成、反對、保留,觀點要明確。含含糊糊,油嘴滑舌,使人不得要領,等于什么也沒有說。這種發言人們會不屑一聽。即使為了故意含糊,也必有所暗示,使人感到愚中有智,而不是聽后茫然若失,不知所云。
(三)材料準確。在發言稿中經常要引用一些材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些材料使用前要反復核對,防止差錯。特別是涉及第三國的材料,使用時更要謹慎,盡量是官方公布的。如材料有誤,有關代表進行糾正、反駁,就會貽人口實,使自己處于難堪境地。數字容易發生差錯,多一個“o”和少一個“o”,相差十萬八千里,引用時更要核實。引經據典時,要把出處弄清楚,最好是查對原文,防止以訛傳訛。觀點雖正確,但材料有誤,就會使發言稿大為減色。
。ㄋ模┭院喴赓W。古話說“要言不繁”。在國際會議上,發言稿嘮嘮叨叨就俗不可耐。言簡只是指文字表達要精煉,意賅才是核心。要做到言簡意賅,首先要思路清楚,層次分明。長話短說,不以詞害意也屬必要。除論據充足,事實確鑿外,發言稿寫后還應從文字上反復修改,去掉繁言蔓詞。有的國際會議限定大會發言時間,例如世界勞工組織就嚴格執行15分鐘的規定。為在較短時間內把問題講清楚,尤其要注意言簡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