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常見問題十解
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有哪些講究?
1、并列短語中的頓號、逗號的使用。
并列短語中各成分之間如果沒有顯著的停頓,當中便不用頓號。如“工農業生產”不寫成“工、農業生產”,“五六個”不寫成“五、六個”,“各鄉鎮”不寫成“各鄉、鎮”,“青紅皂白”不寫成“青、紅、皂、白”。
并列短語各項之間有比較長的短語或有較大的停頓,中間應用逗號。如“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盤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2、破折號、省略號同點號連用。
破折號和省略號都是標號。用在有停頓的地方,不論是句中或句末,如果本來應該用點號的,可以用了點號再加破折號或者省略號。
3、引號同點號連用
凡是完整地照錄別人的話,末了的點號(多為句終號)放在引號之內。如: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凡是把引文作為作者一句話的一部分,末了的點號放在引號的外面。如: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4、句內括號與句外括號的使用。
句內括號(即注釋句中某一部分的)緊貼在被注釋部分之后,倘若正文在這里該用點號,點號應放在括號之后,括號內部可以有逗號或分號,但不能有句號,盡管已經是一個句子。如: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
句外括號(即注釋全句的)前邊正文的點號用在括號之前。括號內部如果是句子,可以用句號。如:全國各族人民間的大團結萬歲!(長時間的鼓掌)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全場起立。熱烈的經久不息的鼓掌,轉為歡呼。)
八、加蓋印章應注意哪些問題?
發文機關印章是證明公文效力的重要表現形式。總的要求是“上不壓正文,下騎年蓋月”。區別不同情況有以下具體要求:
單一機關制發的公文在落款處不署發文機關名稱,只標識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蓋印章應上距正文1行之內,端正、居中下壓成文時間,印章用紅色。當印章下弧無文字時,采用下套方式,即僅以下弧壓在成文日期上;當印章下弧有文字時,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線壓在成文日期上。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兩個印章時,應將成文日期拉開,左右各空7字;主辦機關印章在前;兩個印章均壓成文日期,印章用紅色。只能采用同種加蓋印章方式,以保證印章排列整齊。兩印章間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過3mm。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3個以上印章時,為防止出現空白印章,應將各發文機關名稱(可用簡稱)按加蓋印章順序排列在相應位置,并使印章加蓋或套印在其上。主辦機關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個印章,兩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個或兩個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間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標識成文時間。
當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時,采取調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決,務使印章與正文同處一面,不得采取標識“此頁無正文”的方法解決。
九、怎樣提煉公文的主題詞?
撰寫文稿時應在文中標明主題詞,具體要求和做法是:
1、全面審讀公文,確認公文的主題內容,即確認公文涉及了哪些事物和具體對象及問題。
2、認真進行主題分析,找出公文涉及的主要對象。弄清其性質,弄清其歸屬哪方面問題,形成主題概念,對關鍵性語句準確、精煉地進行主題概括。
3、在有關機關正式制發的《公文主題詞表》中選取與公文主題概念相對應的最專指的主題詞,其詞形務必與詞表中規定的詞形相一致。
4、如在詞表中沒有與公文主題相對應、專指性強的主題詞時,要在詞表中選取與公文主題直接相關,最相鄰的主題詞進行相配。組配后有多義性時,應放棄組配,直接采用反映公文主題上位概念的上位詞。不能進行組配時,也采用最直接的上位詞。
5、應有效把握對公文主題的標引深度,一份公文的主題詞除類別詞外一般不超過5個。
6、主題詞的排列次序應科學合理。一般應按主題詞的含義,從內容到形式排列,進行組配時應按以下次序:
主體因素,即反映公文主題的關鍵性概念,如對象、材料、方法、過程、條件等,文中有幾個并列的主體因素時,一般按語法關系和邏輯順序排列;
通用因素,即描述主題的一些通用概念,在主題中居次要地位,對主題起細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