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生態村申報材料
制定年度實施計劃,組織力量協作,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分期分批指導,確保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 社會保障在村內建立生態環境宣教中心,大力宣傳普及生態知
識,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環境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為省級生態村建設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
**村村民委員會
XX年三月十五日
關于**村創建省級生態村
工 作 會 議 紀 要
時間:XX年6月15日
地點:**村會議室
參會人員:**村全體村組干部和黨員
會議內容:關于**村創建省級生態村專題
為進一步深入和規范環境優美小城鎮創建工作,XX年6月15日上午,我村召開村組大會商議創建省級生態村的專題會議,會上村支部書記就創建工作強調三點意見。現紀要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部門協調配合。要把開展省級生態村工作列入年度各部門業務工作考核內容,明確工作任務,狠抓落實。各有關人員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創建工作順利開展。相關部門認真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后,根據調查情況并對照《省級生態村申報及管理規定(試行)》,制定創建省級生態村工作計劃,同時按計劃實施,確保如期達到建設標準。
二、廣泛宣傳,提高創建工作認識。充分利用政策宣傳欄、入戶公開單、墻報、畫欄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創建省級生態村工作對推動生態建設、改善環境質量、維持生態平衡、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強生態和環境道德教育,增強全民特別是村組干部的環境意識,形成人人積極行動、自覺參與創建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引進項目,加大生態保護投入。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規劃、計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保證實施工作的資金投入。要積極拓展生態保護資源渠道,積極爭取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努力建設村集體投入和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元化生態保護投資機制,增加環境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建設資金投入,為創建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保障。
**村創建省級生態村工作會議紀要
時間:XX年3月8日
地點:**村會議室
參會人員:**村全體村組干部和黨員
會議內容:關于**村創建省級生態村專題
為進一步推動省級生態村創建工作又好又快發展,XX年3月8日,村支部書記主持召開村組大會。會上就如何貫徹落實創建工作具體考核目標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具體工作作了詳細部署。
會議紀要如下:
一、各小組張貼《村規民約》,使環境保護家喻戶曉。
二、各小組要召開村民會議,樹立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少開荒,多植樹,嚴禁亂砍亂伐,盡量少使用農藥、化肥,多使用農家肥。
三、要加大垃圾衛生的管理力度,加大對村民衛生理念的宣傳和灌輸,動員農戶進行街院凈化,要實現街凈、院落凈、廁所凈;無雜物亂擺、無亂搭亂建、無垃圾亂倒、無臟水亂潑、無禽畜亂跑。
四、進一步完善道路設施,使村組道路暢通無阻。爭取資金,在村里主干道擺放垃圾筒,各組修建垃圾池,并定期清除,做到小垃圾入筒,大垃圾入池。
**鎮**村新農村建設規劃
為確保**村新農村建設的有序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根據“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和省、市、縣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規劃。
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群眾為主。強化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職能,組織和引導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引導農民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
2、科學規劃,秩序漸進。深入調查研究,科學編制新農村建設規劃: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要先易后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
3、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必須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上有新突破,在民主管理、便民服務和平安新村建設上有新突破。
目標任務
從今年開始,力爭用3年的時間,繼續發展傳統商業,把農業主導產業做大做優做強,使本村的經濟總收入、農業總產值有較快增長,在全村開展以新農村建設規劃和生態村創建為主要內容的“四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污水、清雜草、清糞便;改水、改灶、改廁、改圈、改路)、“四新兩好”(建設新村寨、培育新農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發展好產業、創建好班子)新農村建設活動,基本達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安康,環境整潔優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標準。具體目標是建設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達到“十有”標準:即戶戶有花有樹有竹有白凈墻;有一池三改(沼氣池,改廁、改圈、改灶);有最基本的生活設施,實現“六通、六有”(通水、通電、通路、村級衛生室、文化墻、健身場所;戶有堅固住房、整潔廚房、干凈衛生廁所、沼氣用戶達90%以上);具體任務是: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我村10個村民小組12個自然村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