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生態村申報材料
三、分段包干,責任到人,劃定固定責任區。
四、每5天清掃一次路面,農忙時,節假日加班清理,確保節日衛生和服務好農業生產。
五、一季度檢查評比一次,組織環衛人員互相檢查。
六、確保村主干道路面及兩側和公共場所衛生整潔,無糞堆糞坑、無散養牲畜、無私搭亂建現象、無柴草垛、無垃圾、保證道路暢通。
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社會公德。有義務清掃隊伍、有專職成員及規章制度、有垃圾清運車輛、有垃圾制定填埋地點、有全方位消毒措施。
八、在村內運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及廢棄物的車輛,應當采取密閉措施,不得灑落和泄露。
九、管理隊工作人員,定期對公共廁所、垃圾場、溝渠等實施藥物噴灑,殺滅蚊蠅蛆。
以上管理規定,由村委會解釋并組織實施,希望各村民住戶共同遵守執行。
**村村民委員會
二o一一年三月
**縣**鎮**村村容村貌管理制度
為加快我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村容村貌管理,促進生態村的建設,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優化人居環境,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上級有關的管理規定和辦法,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禁止在轄區范圍內的建筑物,構造物,市政設施及樹木上涂寫,刻劃或張貼各類宣傳品,不準亂搭建、亂擺設、亂掛廣告,有礙村容,違反者除責令清除外,并按有關規定處罰。
二、禁止將建筑工地及其它作業所產生的未處理的泥漿直接排入污水管,違者除責令改正外,并按村有關規定處罰。
三、禁止在轄區范圍內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煙頭等垃圾和雜物,禁止從高處拋垃圾和雜物,違者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四、不準在村巷道、空曠地搭設攤檔、堆放生產生活雜物,各戶必須自備垃圾容器,但不準放在巷道里,生活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桶里,違者除限期改正或清除外,并處于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配置的垃圾桶由各單位和住戶協助管理,勿隨意變動地點或位置。
五、嚴禁占用道路及公共場所亂堆放建筑材料。對于建筑遺棄物,應及時處理。
六、分布在村內的垃圾池等,由管理隊委托專業環境衛生單位管理和收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撿拾垃圾、廢棄物,也不得自行設置垃圾、廢棄物堆放點或接收場地。
七、推行家畜圈養,實行衛生廁所。禁止在轄區范圍內放養禽畜,因放養而傷及他人的責令其養主負責賠償一切費用。
八、轄區內所有單位、店鋪、住戶門前都實行“三包”,對在門前亂吐,亂丟、亂貼、亂擺等違章行為要進行監督。
九、轄區所有綠化設施人人有責保護。任何人未經批準,不準砍伐樹木,花草,違者每棵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十、嚴禁采摘草坪,路旁上的花和樹木;嚴禁在花壇,草坪,樹木下堆放雜物,垃圾,擺賣東西,違者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十一、村委會負責監督本村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實施,并有權對違反者采取處罰措施。
十二、本村村容村貌管理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村村民委員會
XX年三月
**村保潔員垃圾收集與垃圾車管理制度
為了長期保持村莊環境衛生整潔,特制訂保潔員垃圾收集及垃圾車管理制度,條款如下:
1、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觀念,堅決履行相關職責。
2、按規劃責任區包戶每天(或隔天)上門把農戶垃圾桶內的垃圾收集起來,并進行就地分揀、分類處理。塑料、電池等可回收垃圾經分類后由保潔員處理,收益歸保潔員所有,不可回收的垃圾進行集中收集處理。
3、衛生打掃要求每日至少打掃兩次以上。并實行巡回保潔,在特殊情況下隨叫隨到。
4、在做好全面衛生的基礎上,重點保證村水泥路面、綠化帶及公共場所的衛生保潔。
5、村垃圾車實行專車專用,由保潔員保管和維修。起車前要清掃停車點的污物,運輸途中不拋灑、不遺漏,并保持垃圾車的整潔,以美化本村環境。
6、垃圾箱內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公共廁所每天清洗打掃兩次以上,要求反復用水沖洗。
7、規范操作,禮貌服務,發現亂倒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應及時進行勸阻,文明用語,以理服人。
**村村民委員會
XX年三月
第三部分
**村
創建省級生態村技術報告及證明材料
**縣**鎮**村
省級生態村創建技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