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生態村申報材料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河南省省級生態村考核驗收規定》、《**縣**鎮**村生態創建規劃》,開展省級生態村的創建工作,充分發揮本村的地理位置,經濟實力、以及生態環境優勢,將創建生態村活動緊緊地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創建”、“建設平安社會”活動結合起來,在各個領域都取得顯著的成績。目前全村社會和諧、平安穩定,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增長率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進行,村組面貌明顯改觀,已進入良性循環的可喜局面。
一、指導思想
在創建省級生態村工作中,我村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平安為目標,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為中心,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分類指導,嚴格監管,動員和組織全村各個方面的力量,努力實現創建省級“生態村”宏偉目標,全力建造適應本村人民的生態型環境條件,為最終實現“生態村”、“和諧平安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立足于本村區域特點,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與經濟技術基礎等優勢,以發展生態農業,控制農村水源污染為重點,全面治理臟、亂、差,改善村容村貌,為本村居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社會環境及生活環境,在生態村創建方面實現生態系統平衡和良性循環,實現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提高。
二、技術方案
我們根據本村生態環境現狀和技術條件,圍繞創建標準,實施了以下技術方案:
。ㄒ唬⿵膶嶋H出發,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
近年來,我們根據市場要求和本村自然條件優勢,在發展商業的同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截止目前,我村已發展板栗和楊樹種植面積3000余畝,據有關部門檢測,我村農藥、化肥使用強度低于我縣的平均水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村內森林覆蓋率達到42%,高于我縣平均水平。在生態農業帶動下,截止XX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720元以上。
。ǘ﹪@創建目標,加強本村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給村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生產環境,我村結合實際,本著夯實基礎,完善功能的原則,對村內的道路、水電綠化等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并不斷加大投入,先后硬化村內主要街道6000余米,鋪設、維修排污管道3500余米,為350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每年春季都組織群眾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對街道兩旁、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綠化率逐年提高。為了規范村主要街道的衛生管理,村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環衛隊,每天8點之前對村的大街小巷進行打掃,及時清運垃圾,并對主干道兩旁的廁所、柴草堆和雜物進行整治,確保道路暢通、衛生整潔。村兩委審時度勢,投資30余萬進行老教學樓改造,對原老教學樓屋面、內外墻體進行整修粉刷鋪設水磨石地坪;進一步完善了**村兒童文化園的教學設施,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更為安全舒適的教育環境。該村建有文化活動中心,文化設施有圖書閱覽室、老人游藝室等。體育設施主要有農民文體中心、籃球場、健身園、文化苑等;顒雨犛谢@球隊、乒乓球隊等,體育活動和體育賽事十分豐富。
現全村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2%以上,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到93%以上,其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標準都全部達到指標值要求。全村社會、經濟效益穩定增長,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全村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高,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顯著提高,雙文明建設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通過創建省級生態村,帶動了教育、醫療、衛生、科技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創建省級生態村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1、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元/人/年):據統計,**縣**鎮**村XX年底人口為390戶149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720元。
2、飲用水衛生合格率(%):**縣**鎮**村全村總戶數390戶,村域內飲用水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戶數390戶,飲用水衛生合格率100%。
3、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縣**鎮**村全村總戶數390戶,使用衛生廁所戶數332戶,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
4、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縣**鎮**村全村總戶數390戶,日產生垃圾1.3噸,村內建垃圾池12個,垃圾轉運至垃圾中轉站,由鎮政府統一進行填埋式處理,日處理量為1.2噸,**村生活垃圾定點存放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3%。
5、生活污水處理率(%):據統計,**縣**鎮**村日常產生生活污水45噸,生活污水處理方式為分散處理,日處理量36噸,處理率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