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 古代詩歌知識點經典整理
同樣的,后兩句中 “南朝四百八十”“風雨”也是虛寫,而寺院是眼前實景,虛中有實, “真景逼而神景生”,詩人所見是陽光下金碧輝煌的寺廟,卻想象它們是處于春天的風雨之中。這樣詩人在想象中為景物抹上一層迷離的色彩,全詩既描寫了晴光瀲滟的春景圖又想象了山色空朦的春雨圖,明亮與迷朦對比,色彩豐富多變。而且用“風雨”與詩人所見不到的“南朝”相呼應,使之具有歷史的滄桑感,進而在贊美江南美景的同時,流露出些許物是人非的歷史感慨。(加點的文字引自語文課文第五冊《中國藝術表現的虛與實》,課文的有關知識要熟知。)
⑸襯托(烘托或反襯)
⑹擬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動,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體;或借物喻人,象征。
⑺夸張,突出特點,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現浪漫主義的情感。
⑻反復,連用某字,突出特點或某種情感。
⑼設問,一問一答,富有情趣;反問,增強說服力,發人深醒。
⑽反語,諷刺。
2.遣詞造句
⑴練字
⑵多用具體 名詞入句--多種物象入句,言簡意賅。語言跳躍,激發聯想想象,含蓄美。
⑶句式(語法)
①對仗工整,整齊美
②運用不完全句(多是省謂語句),言簡意賅,語言跳躍,激發聯想想象,含蓄美。
③倒裝句--為符合平仄韻律。
有時也能強調某種情感或事物特征。(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先聽見竹喧,看見蓮動,而后才發現浣女歸和漁舟下,表現發現的喜悅,制造懸念。)
④假設句,聯想、想象豐富,或造成正反對舉,強調某種情感。
㈢其他表現手法
⑴取材方法
a) 以小見大【以小景傳大景之神(例:“風正一帆懸”--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表現了……的意境。
b) 寫夢幻--想象奇特,表現某種理想或追求。--浪漫主義手法,表達了詩人對……的熱烈追求。
⑵賦比興
賦(直陳其事,交代事件;鋪寫了……的場面;渲染了……的氣氛)、比(比喻,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特征或生活畫面)、興(先言他物引起所詠之物,渲染了……的氣氛)。
(七)注意語言和結構特點
㈠語音:
⑴平仄韻律、押韻,--造成音韻美、抑揚美、回環美。
⑵平聲韻常見,平聲開口韻--聲音清亮高揚,表喜悅昂揚之情,仄聲閉口韻韻聲音短促表急促、緊張之情狀。
⑶雙聲、疊韻、疊詞,造成音韻美、抑揚美,或使聲音響亮。或摹狀聲色行態,或強調某種情感。
㈡結構上:
1. 起承轉合――首句(或首聯),奠定感情基調,引領全篇,或描繪背景畫面;頷聯與頸聯敘事寫景,頸聯或轉入抒情議論;末句(或尾聯)抒情議論,或以景語作結,寓情于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