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 古代詩歌知識點經典整理
2.結構跳躍.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寫景上放開,可時空交錯,抒發的……情感是統一的。巧于構思,善于用事。或詠物寄托遙深,寄托了詩人……的思想或情感。
㈢語言表達手法:
1. 敘述描寫
⑴用第一人稱寫,便于表達感情,更加自然親切,真實感人。
⑵描寫順序
① 遠-中-近;
② 景-情;
③ 時空順序;
④ 心理順序,常表現為時空往復(如:“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紙,卻話巴山夜雨時”,隨著詩人的意識流動而表現為詩歌物象在空間上的往復:“巴山-西窗-巴山”為“此地-彼地-此地”,造成回環往復之美);
⑤ 物-人-物,造成物我交融。
⑶觀察、描寫角度--指感覺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視覺觀察角度(注意,此僅指視覺角度)--俯視、平視、仰視
⑷典型片斷描寫、細節描寫--
① 側面烘托。
① 正面描寫:(注意虛實、動靜結合的寫法,色彩烘染的方法和修辭手法)
③ 描寫特點:如
描寫逼真,敘事確切,豐滿地表現形象。描繪出(開闊、雄渾、壯美、明麗、明朗、優美、祥和、民風淳厚、和諧、清雋、寧靜、淡雅、質樸、沖淡、清遠、慘淡、陰晦、凄美、悲壯、沉郁、蒼涼、幽靜、清幽……)的……(行旅圖、行軍圖、春色圖、離別場面、戰爭畫面、漁家生活畫面、農家生活畫面、……)生活畫面。--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畫面即意境。展示……精神世界【抒發(豪邁、坦蕩、曠達、激動、喜悅、欣慰、愉悅、熱愛大自然、掙脫……的束縛后的輕松愉快、閑適、歡樂、怡然(悠然)自得、愛國、憂國憂民、報國無門或壯志難酬的失望和悲憤、懷才不遇的感慨、悲苦、憂傷、無奈、哀傷、孤獨、凄苦、惆悵、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傷、不向世俗獻媚、潔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寫建功立業的抱負,表達對……的追求和向往,或對……的同情,或對……的不滿。
⑸狀物,淺切形象,言近旨遠,發人深思。
2.抒情
⑴直抒胸臆--熱情奔放或富于激;,
⑵以曲筆抒寫胸臆,即間接抒情--耐人尋味,富有情趣。
3.少有直接議論,常用形象說理--“象教”,不加評論,表現具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意蘊深刻。(宋詩更常用此法)
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機結合,發人深醒。
(詳見“喻理詩”)
㈣語言風格:
⑴平淡而有味 ⑵清新自然 ⑶質樸通俗(明淺如話) ⑷俗語俚詞入詩,通俗凝練 ⑸冷峻 ⑹鏤金錯采。⑺自然流暢,不事雕琢 ⑻清麗 ⑼雋永……
【說明】以上是不完全歸納,可按此法從詩歌鑒賞題中歸納出其它特點。分析具體詩詞時,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據考題要求選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