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 古代詩歌知識點經典整理
①詩中所寫地點或物象:
【地點】
⑴閨閣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間。--“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睹物思人,黯然傷神。
【物象】苔徑涼階、弱蕙衰蘭、蕪閨塵窗、孤帳空床、長簟床空、室虛悲風、殘燈虛座、余墨遺芳、翰墨馀跡、遺掛在壁、朗月朧朧、針線猶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頹而黯淡。
⑵墟墓間--悵恨陰陽兩分隔,表現“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的傷逝之情。
【物象】墳、墟墓、落葉、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風。
【其他詞語】煢煢 徘徊、踟躕、不忍、未忍
②歷代著名詩人如潘岳、鮑照、韋應物、孟郊、元稹、李商隱、梅堯臣、蘇軾、黃庭堅,一直到明代的于謙和清代的吳嘉紀、厲鶚等,都有悼亡詩流傳。
6.鄉思詩、.行旅詩、記游詩。--表現愁腸百結,思鄉懷人的主題。
或描述個人游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視作山水詩。
思路:寫物象--觸“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寫物象:如:黃昏、落日、枯藤、老樹、昏鴉、倦鳥、流水、孤雁、鴻雁、秋雁、萬里船、孤舟、浮云、楊柳、明月、殘風、笛聲、歌吹、雞聲、茅店、寒燈、孤影、夜雨、孤燈、風煙、家書、書札、夢、鄉關、等。
②鄉思詩還有寫節日之鄉思。如佳節、重陽、寒食。
構思上“以超極表至極”--把鄉思之情推到極點之后,又往前推進,超過極點--雖有悖常規,卻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書朔方》)劃線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鄉思之情得到超強表現,微妙真實。
7. 詠懷詩--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也有的詠懷詩嘆世道不予我生、傷夫妻離別、苦人生短暫(人生若塵露)、哀朋友遺棄,即抒發嗟生、憂時、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詠懷詩。
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一。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陸游的《書憤》等等,都是詠懷名作。
8. 游仙詩
--歷代文人被壓抑的情況下而產生的不平則鳴的文藝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構理想中的仙境,以尋求對現實環境的解脫。宣泄心中的憤懣不平,表達對時局的無可奈何與失望之情,表現詩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離經叛道的氣質。
(也有寫道家求仙求長生不老的游仙詩。)
9.憫農憐民詩--講農民勞作之苦,或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或苛捐雜稅政策,表達對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