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導練復習教案
【參考譯文】
程琳字天球,是永寧郡博野人。被舉薦為服勤辭學科,補授泰寧軍節度推官。權三司使范雍受命出使契丹,命程琳處理三司事務。太倉供給軍隊的糧食陳腐得幾乎不可食用,那年大饑荒,程琳全部取出借給災民,共六十萬斛,饑民賴此保全活命,還回來后軍隊又得到了好糧食。遷給事中、暫時代為掌管開封府。王蒙正的兒子王齊雄打死一名老兵,買通老兵的妻子兒女讓他們以病故報告。程琳觀察他的妻子兒女神色、言辭異樣,下令有司檢驗出被打死的癥狀。王蒙正與章獻太后家聯姻,太后對程琳說:“王齊雄不是殺人的人,是他的奴仆打死的。”程琳說:“奴仆沒有自作主張的道理,而且下令與自己動手犯罪是相同的。”太后默然無語,于是按照法律判罪。
改任三司使,開支收入尤其謹慎,宮中要取用東西總是奏請取消。內侍說程琳專權,程琳說:“三司財賦,都是朝遷所有。我替陛下節省,對我有什么呢?”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有人奏請合并天下農田稅物名稱,程琳說:“合而為一,易于考核檢查,可行。后來有興利之臣,又用舊的名目增加,這是加重貧困百姓的負擔,沒有停止的時候。”再調遷吏部侍郎,于是參議政事,調任尚書左丞。當時元昊造反,還派使者來朝見,眾人請求按照法律誅殺他們。程琳說:“派遣使者,是平常事,誅殺他們不吉利。”后來使者更加驕橫,大臣們擔憂這事。程琳說:“開始不殺,是因為他們無罪;現在既然驕橫,可以公布他們的惡行而誅殺他們,是國法,又擔憂什么呢?”
元昊死,諒祚即位,正年幼,三個大將分別管理國家。議論的人說可趁這個時機,用節度使的官銜利誘三個大將,使他們各有自己的部署,來削弱他的勢力,可以不作戰而使他屈服。程琳說:“趁人喪事之機,不是用來安撫遠方的人的辦法,不如趁機來安撫他們。”議論的人痛惜失去了機會。不久朝廷又派使者前去冊封,夏人剛剛包圍了慶陽。程琳說:“他們如果貪此錢財,那就可以緩解慶陽的圍困了。”把要賜予的禮品財物的數字都轉報給夏人,(夏人)果然高興,當日迎接冊封的使者,慶陽的圍困也解除了。
授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管大名府。程琳掌權而不擾民,前后守魏十年,度量要害,修繕軍營圍墻,增加防守的準備和設施。種植幾萬株雜木,說:“以后建樓造船這些用材,可以不從百姓那里出了。”人們敬愛他,為他建立生祠。后改任武將軍,又換任鎮安軍節度使。上書說:“我雖老,還能為國守邊。”還未得到答復,患病去世。追封中書令,謚號為文簡。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22分)
陶元淳,字子師,江蘇常熟人。康熙中舉博學鴻詞,以疾不與試。二十七年,成進士,廷對,論西北賦輕而役重,東南役均而賦重,愿減浮額之糧,罷無益之費。閱者以其言戇,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廣東昌化知縣,到官,首定賦役,均糧于米,均役于糧。裁革雜征,相率以力耕為業。縣隸瓊州,與黎為界,舊設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緣為奸,元淳立撤去。一權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舊不滿百家,至此戶口漸蕃。元淳時步行閣里間,周咨疾苦,煦嫗如家人。
瓊郡處海外,軍將多驕橫,崖州尤甚。元淳嘗署州事,守備黃鎮中以非刑殺人,游擊余虎縱不問;且貪,索黎人獻納。元淳廉得其狀,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賄之不得,造蜚語揭之。總督石琳下瓊州總兵會訊,元淳申牘曰:“私揭不應發審,鎮臣不應侵官,必挫執法之氣,灰任事之心。元淳當棄官以全政體,不能蒲伏武臣,貽州縣羞也。”初鞫是獄,鎮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據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備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國法也。”鎮中氣懾,疾揮去,卒定讞,論罪如律。崖人為語曰:“雖有余虎,不敵陶公一怒。”而總督卒因元淳倔強,坐不檢驗失實,會赦免。復欲于計典黜之,巡撫蕭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車,便劾廉吏,何以率屬?”為言于總督,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