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導練復習教案
5.看刪換變化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后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如正確判斷下列四句中“以”字的用法:①俅以幸臣躐躋顯位;②得全首領以沒;③扈從以行;④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要確定“以”的詞性,就可先采用“刪除法”。刪除“以”字,例①④句句意表達受到影響,例②③句句意表達則不受影響,由此可推斷例①④“以”是介詞,例②③“以”是連詞。再作具體分析,例①“以”表憑借某種身份,例④“以”表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兩者的意義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狀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修飾和被修飾的關系,兩者的意義完全相同。
此題還可以通過“替換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來替換,例①④句句意表達受到影響,例②③句句意表達不受影響,據此可推斷例①④“以”是介詞,例②③“以”是連詞。
6.看句式特點
要準確把握句中重點的虛詞的用法,可根據句式特點進行推斷。如“多于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是介賓短語后置句,“于南畝之農夫”為介賓短語,推斷出“于”是介詞“比”的意思。
解答虛詞題的思路:①檢索該虛詞的用法和意義;②辨認課內語句的出處和意義、用法;③放回原文,結合較寬泛的語境加以代入、確認。
提醒:熟記常見虛詞意義和用法是解題的前提,了解課文出處并正確理解是成功的關鍵。
三、文言文閱讀信息篩選題解題技巧
1.審清題干,排除干擾。題干信息是我們篩選文中信息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給我們篩選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應對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篩選信息。如“真題演練”例2第3題要求選出“表現羅提督足智多謀的一組”,其中第④句“乃改行,投身軍營”,就與題干明顯有差異,只是說明羅提督改邪歸正。因此,在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弄清所篩選的信息與題干的要求是否一致。特別注意誰的(是不是這個人的)什么性格、特點(是不是他的這個性格、特點)。
2.回歸原文,揣摩用意。選項所給的信息句都是孤立的,但我們絕不能孤立地去妄加揣測,一定要把信息句回歸到原文的語境中去揣摩句子的意思,從而把握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等。其實,在閱讀時就應該對文章信息進行初步篩選,去粗存精;然后就可以將信息句在文中迅速準確地定位,并能夠很好地把握住其信息指向,以便我們篩選出正確的信息。又如“真題演練”例2第3題要求選出“表現羅提督‘足智多謀’的一組”,其中第⑥句“得錢買藥,則兩活矣”,必須回到原文中,這句只是他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3.比較遴選,去偽存真。所給的信息選項中總會摻雜一些迷惑性很強的錯誤信息,要想篩選出正確的就必須對所給信息句進行認真比較,仔細遴選,明白每一個信息句之所以對或之所以錯的原因,從而篩選出正確的信息。還如“真題演練”例2第3題要求選出“表現羅提督足智多謀的一組”,其中第①句“公嘗率兵入南山,搜余賊”就有一定的迷惑性,比較后發現,原文句子只是交代了羅提督所做的平常事情。
四、文言文閱讀文意理解題設障透析及對策
文言文閱讀文意理解選擇題,都是根據語境提供的已知信息進行科學的猜測、選擇、推演,從而破譯未知信息。命題人都在文章細節處大設迷障,干擾分析。命題人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設障,我們的應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