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敘事散文
c楚厲王因醉酒擊鼓為戲而失信與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來;李悝因欺騙將士而失信于軍,險致全軍覆沒。這兩個故事從反面強調了誠信的重要。
d衛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過關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難客商并接受了賄賂。衛嗣公知道后要罷免這個官吏,他非常害怕,認為衛嗣公能明察秋毫。
【答案】d
【解析】“衛嗣公知道后要罷免這個官吏”有誤。
四、(12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3分)
(2) 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3分)
(3)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分)
【答案】
(1)有君王像文公這樣講信義的,怎可不歸附他呢!
(2)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飯。老友說:“好啊。”
(3)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江西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子產①為政
鄭人游于鄉校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意,而無令名之難。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宣子說,乃輕幣。
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廬井有伍⑤。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從政一年,輿人⑥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選編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產:名僑,字子產,春秋時著名政治家,鄭國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鄉校:鄉間公共場所。③范宣子:春秋時晉國大臣,晉平公時執掌國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戶編制。⑥輿人:眾人。⑦褚:儲藏。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夠。
b.鄭伯如晉 如:到……去。